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9-09-10李伟新
李伟新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加强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并且通过广大教师和全社会的努力,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天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的素质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使我国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同时也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如何去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影响目前德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的种种消极因素。笔者以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①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法制也还不够健全,有些人不择手段地聚集钱财,致使学生分不清什么是勤劳致富,什么是不义之财,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这样影响了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②某些干部不以手中的权力去为人民服务,而是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影响了学生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③学生家长也有变化,特别是某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并不高,但是能赚钱,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读不读书,学不学好是无关紧要的;④影视中不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节目,地摊上卖的不健康的读物,影响了辨别能力不高的学生,使有的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学生精神萎靡不振;⑤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事业。但是有些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份溺爱,只注意从生活上关心,而不重视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过得舒适一些,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的学生追求物质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受不得一点辛苦,缺乏劳动习惯和劳动的光荣感;⑦不可否认,由于社会分配不公,有些教师心理不平衡,影响了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做到尽职尽责。
上述情况的存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新形势下搞好德育工作的具有许多有利因素。首先,表现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站在德育工作的第一线,从学校的领导到教师将德育放在首位的意识不断增强,并且采取了许多措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绝大多数家长是关心自己孩子的思想状况的,用一句普通的话来说,是想让孩子学好而不是想让孩子学坏。第四,社会环境中虽然还有许多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现象,但从总体上说,人们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贱的标准并没有颠倒,换句话说,人们的道德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客观存在的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只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就一定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措施
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该做好哪些工作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德育工作
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力、理解力、辨别力是不同的,且不说大、中、小学学生的差别,就是小学的低、中、高各年级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教育的要求、内容、方法等方面要顾及他们各自的特点。如低年级的学生易于通过非常生动、非常具体的故事与事例和力所能及的实践,使他们接受教育;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使他们懂得较深的道理和参加较高一个层次的实践。为此,最好能分年级将德育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分解开来,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工作。
2.结合各科教学进行德育工作
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丰富的德育因素。不仅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如此,就是专业学科也同样如此。众所周知,我国科学的发展与许多爱国的科学家奋发图强分是不开的,可以这样说,在教学中离开德育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是很少见的。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工作。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离开知识传授、脱离教学内容架空讲大道理是不可取的。
3.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师德修养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通过有威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培养了一支德高望重、有学识、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有了这支队伍,学校的校风就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无形中就会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学风。
4.正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既要向学生讲实话,又要教育学生辩证地认识这些问题。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对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是耳闻目睹的。对学生反映的这些间题,我们不能轻易地否认,否则学生会说我们不说实话,影响教育效果。正确的做法是:一要承认不良风气的存在;二要使他们分清是非、好坏,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三要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与这些不良风气进行斗争;四要让学生认识到正气是社会风气中的主流,我们应支持正气、弘扬正气。
5.生动活泼地实施教育
可以利用本校学生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运用校外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举行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演唱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参观访间、集体旅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目前,学校和班级中的评优活动、教师和学校对优秀学生的当众表扬、黑板报和墙报对优秀学生事迹的宣传等,都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不可忽视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实践既是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检验,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学生言行一致,在实践中受教育,这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十分重要的环节。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每学期要有一定的要求和周密的安排。
6.家校结合
与学生家长和社会配合进行德育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擔负教育学生的任务,也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在这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召开家长会、家访、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应该坚持下去。
总之,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随着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对象(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把这项工作既搞得踏踏实实,又搞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