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教学内容挖掘与教学案例探究

2019-09-10梁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9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

梁婵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对基础知识内容的强调之外,对于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思维的提出,改变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思维出发,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如今教学的重点。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内容与案例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方面的改革持续在进行当中,保留传统课堂当中的优点,结合现代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思想进行新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特色。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而言,从最初的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培养,到如今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拓展,体现了现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计算思维的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由计算思维出发,对高中生进行更好地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如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重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文件当中主要强调了在高中教育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改变原有的知识性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教学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陷入到了繁琐的技能训练当中。就目前的教学方式对学校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并不满意,大量的技能训练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技术进步,对于学生整体的技术水平没有太多的提升。

此外,对于目前大多数的高中学校而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副科”进行设立的,大量的“主要科目”教师随意地占用课程教学时间,学校对于课程的教学并不在意。学生方面,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脱胎于计算机课程而设立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很高的要求,而不同的家庭条件,决定了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以及深入程度。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设置仅仅只是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存在的,对于学生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学校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及重视程度也较低。有些学校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了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特别设立了网络平台,要求学生每周固定的要提交一定数量的作业。这样的方式,的确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但是学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挖掘与教学案例探究

本人为了更好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书籍进行教学内容的挖掘以及教学案例的探究。

1.基础模块与计算思维的核心

《信息技术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唯一的必修课本,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与交流。之所以这本课本是六本书籍当中唯一的必修课本,不仅是因为这本教材是其他五本教材学习的前提,另一方面这本教材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通过这本教材,能够很好地挖掘并融合计算思维,完成在高中信息课程当中融入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目标。挖掘并融合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最主要的前提是要把握住计算思维的内容以及核心,而计算思维最主要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机科学的办法,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针对于分解后的问题进行分别处理,最终完成解答的过程。

2.计算思维教学内容挖掘以及教学案例的探究

计算思维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当中,对“信息获取”的方法进行了讲述。教材当中,先向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从获取信息的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来开展探究、讨论、归纳出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之后,再就案例当中出现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行二次信息提取,从现实问题出发,通過观察、比较、综合、评论、抽象、推理等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个过程正是体现了计算思维的抽象以及分解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入其它生活当中或是计算机应用当中的案例,与学生一起进行信息提取的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此外,对于教材当中第一章第二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术”当中,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合作、总结归纳、评价成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交流协作的能力,通过小组间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①先让学生思考如何制订去西藏的旅游计划,导入新课;②让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有关搜索引擎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③通过任务一在网上下载歌曲“沙漠骆驼”;任务二在西子论坛上查找去大南山进行户外活动的信息;任务三如何快速地查找专用名词和谚语等;通过学习任务体验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④分组进行竞赛;⑤点评竞赛题目,师生进行交流总结;⑥布置课外探究作业,用关键词加上逻辑符号搜索信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如何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制具体的图像,教师可以将计算思维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用Scratch自定义模块绘制花朵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先引导学生把完整的花朵分解成一片片的叶子,对叶子进行绘制,最后合并成一朵完整的花朵。具体方法如下:① 用Scratch的自定义模块功能创建一个“叶子”模块绘制叶子,②通过用循环控制“叶子”模块绘制多个叶子并最终画成一朵花。而这种将绘制过程进行分解,整合的过程,正是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传统教学的理念,从固定呆板的知识内容以及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当中跳出来,从养成计算思维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让教与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加强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教学内容,不是为了技术而学,是为了掌握计算思维而学,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师嘉庆.探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途径[J].新校园(中旬),2018(12):92.

[2]于振民.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13.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
适合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语言初探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基于计算思维视角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基于计算思维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信管专业计算机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计算思维的软件类研究生高级算法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的军事案例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