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2019-09-10张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性格子女家庭

张贞

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打基础的教育,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亲人朝夕相处,那么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自身修养将给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又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位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德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里是指狭义的家庭教育,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及优势。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非正规的终身教育,它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特点在于:首先,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于受教育者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第二,在家庭教育,教育者不需要经过“考核”、“考察”,只要有权利结婚的人,有能力生育子女,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教育者,这种教育不是专职的,只是在其工作劳动之余进行,因此。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实践与精力相对而言是有限的;第三,家庭教育一般是面对面的个别教育,个别指导,个别训练。

(二)家庭教育的优势。

1.广泛的群众性,即凡是有了第二代的家庭,就毫无例外地成了教育场所。

2.鲜明的针对性,在父母面前,子女无拘无束,随便,自然,不必有任何掩饰,隐瞒,因此,子女在家庭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

3.方法的灵活性,家庭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也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

三、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一)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家长思想好,文化素养高,有教育能力,并且重视子女教育,也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能够自觉地承担并能胜任子女的教育工作;但也有些家庭,不具备良好的教育条件,例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闹分居、离婚。家长的思想品德不好,文化素养不高,对子女教育不重视,不负责任,不管不教,没有教育管理子女的能力,等等。

(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

在实施家庭教育是,家长往往缺乏应有的理智,溶蚀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最容易、也是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最不容易突破的难点。许多家庭的子女教育工作的失败,就是由于家长感情用事,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这就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蔡元培先生所指出的这两种现象,就是父母感情用事的典型的、普遍的现象。

(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

家庭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以来,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隔绝的,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在家庭生活范围内进行的教育。子女的教育工作往往是关起门来进行,究竟如何管教子女,用什么思想作指导,给子女以什么内容的教育,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这不能不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四、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三四歲幼儿在语音方面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展成熟,声带较短,较薄,听觉的分析能力较差,语音的准确程度还不够完善,四至五岁,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语音意识的发展,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语音中的问题,至六岁,幼儿的语言中就有了短句,自然句多,省略句多,声调富有弹性。

此外,3~6岁的幼儿,更多地,是直觉行动性思维,而且善于模仿,同时,出了幼儿园,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家长对于幼儿语言的输入非常重要,在家长有意无意的语言中,幼儿的语言得意发展,如果,家长坚持无论大小事都能够文明用语,如多用“请”,“谢谢”,“对不起”受此影响,幼儿也会在与人交流时彬彬有礼;反之,家长与人交流时使用不文明语言,甚至语言粗鲁,则幼儿也会在与人交流时语言不当,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影响幼儿一生甚至对幼儿人品造成不良影响。

五、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尤其是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幼儿学习接触社会的窗口是家长,这是其一;其二,幼儿学习的主要能力体现在模仿,最直接的被幼儿信任,认为可以模仿的人就是家长;其三,家长与幼儿在时间上是呆的最久的人,当然耳濡目染。还有很多原因,但这些是最直接的。综上所述,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听、学。

六、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们特殊的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特殊的课堂,在孩子性格形成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格外重要。言,指言教;行,指身教,两者一致,孩子才能学有道理,行有榜样,自然而然在家庭中的一日生活里受到教育,对孩子良好和不良好的影响是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种耳濡目染的作用,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强烈深刻的多。有的父母不懂这个道理,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据资料显示,80%的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有关,尤其是父母品行不端的。

行为也占相当的比例。无数的实践证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采取民主型的正确教育态度,孩子表现出活泼大方,聪明可爱,善于与人合作,具有独立性,有坚强的毅力等优良的性格品质;而粗暴、溺爱的、专制的等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孩子们表现为孤独、任性、依赖的、自我为中心的等等,由此,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根据性格可塑性的特征,结合孩子们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严要适度,爱而不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等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又因性格的可变性,决定了性格是可以培养的,这就为家长对孩子性格形成教育提供前提。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

猜你喜欢

性格子女家庭
Tomb-sweeping Day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教育子女陋习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