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群诗阅读研究
2019-09-10王瑞华
王瑞华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群文阅读此教学模式的提出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优势,我在组织小学高年级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将群文阅读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群诗阅读,从而在多元的诗歌资源和议题的引导下,深入古诗词积极探究,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段;群诗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的群文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以相同的议题为出发点,将一组文本组合咋一起,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议题展开讨论,从而透过文字语言深刻理解文本、感知文本内涵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还可以使其在分析、对比等中提升阅读能力。众所周知,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突破此教学难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将群文阅读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群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群诗中合作探究议题,借此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具体地,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样实现群诗阅读教学。
一、议题的选择
从上文对群文阅读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议题的选择是保证此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在群诗阅读中,同样如此。所谓的议题是指在一组古诗词中,师生所讨论的话题。话题的确定不仅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还可以为其指出思考的方向,有利于其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在群诗阅读中,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需要教师根据所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群诗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在“同议题”此原则的指导下,根据诗词的分类、意象、主题等,选择文本,以此组建群文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古诗词进行分析。比如,在《江南春》教学中,我并根据此诗歌的猪蹄,选择了《江南春·波渺渺》、《忆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睡起》等诗歌,以此设定“探寻江南的‘春’”此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江南春中所寄予的不同情怀。
二、诗歌的整合
群诗阅读的实施是以一组诗歌为载体的,需要学生在多元资源的阅读中,对议题展开讨论。一般情况下,群诗阅读的实施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组相同的议题,以此为基础,组合阅读资源,从而使学生在大量的资源引导下,细细品读,最终透过语言文字感知其中的内涵,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群诗阅读中的资源整合可以借助课内整合和课外整合这两种方式来进行。上文所提及的案例涉及到了课外整合,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就课内整合而言,从起字面含义看出,需要教师发挥教材的作用,将与议题有关的,教材中的其他古诗词内容引入其中,以此实使学生在细细品读中,迁移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仍以《江南春》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联系了课外资源之外,还根据“山水田园诗”此议题,对之前所学的其他古诗词进行分析,整合了《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湖》、《忆江南》、《渔歌子》这四首古诗。因为这五首诗歌都是在借景抒情,但是其抒发的情感却是不同的。如在《独坐敬亭山》中,李白主要抒发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在《望洞庭湖》中,刘禹锡主要展现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深处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忆江南》中,白居易细致地刻画了江南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以此抒发自己对其浓浓的热爱之情。在《渔歌子》中,张志和旨在抒发自己对归隐山林,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而《江南春》中,杜牧借助丰富多彩的江南景色抒发自身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的思想感情。在群诗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细细体会诗人寄予其中的不同情感,以此感知一切景語皆情语,为其透过文字语言,感知诗人的深刻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阅读的实现
在确定了群诗阅读的议题,整合了诗歌资源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诗歌,细细品味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掌握着阅读的主动权,其一味地使用文字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文字语言。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其自主性,深入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而群诗阅读的实施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在小组中展开合作阅读,并就此进行交流。所以,我在组织群诗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先合作阅读所呈现的古诗词资源,接着围绕议题,就其中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展开交流,在语言互动中实现思维碰撞,从而促进其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发挥群诗阅读的作用,选择议题、整合诗歌,引导学生合作阅读,以此使学生在其自主性的发挥下,深入理解古诗词内涵,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晋彪.群文阅读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以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为例[J].辽宁教育,2019(05):6-8.
[2] 王成.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探讨[J].学周刊,2018(0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