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金玉燕
金玉燕
摘要:文章就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首先叙述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强化学生估算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具体的运用策略,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传授有效的估算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善的思维方式,注意将估算值和精确值进行对比。
关键词:估算;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估算的运用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逐渐被 应用和推广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具体运用 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广大数学教师对此进行探究。在 当前教学工作中,虽然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估算知识,具备 了较强的估算能力,但是整体的估算意识并没有得到提 升。所以,这也需要数学教师首先具备完善的估算意识,注 重估算教学,并采取正确的估算方式,对学生进行更有效 的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的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强化学生估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纠错能力
开展有效的估算教学能对学生的纠错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如在对 697+298 的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将 698 直接看作是 700,而 298 看作 300,这样估算的结果一定是小于 1 000 的,如果学生计算的结果超过 1 000, 就必然是错误的。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估算引导, 能很好地改进传统数学教学中重复运算的枯燥感,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更乐意进行自我反思和检查,这对于学生自我纠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1]。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会涉及估算,所以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养成估算的习惯也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今年的春天,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学生进行春游,需要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个人,需要对每组的经费进行计算,游艇费是一个人 69 元,午餐费是 21元, 门票是 20 元,每组学生按照上面的条件都可以很快地估算出大概的费用,而学生也都认为自己可以多准备一些零食和零钱,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估算的答案正好符合学生的需要。由此看出,估算不仅能解决日常实际问题,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2]。
二、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虽然当前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十分 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这种 计算方式的应用,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应用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首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为 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和感受到估算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愿意借助估算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在对估算教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该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或是学生更为熟悉的题材, 这样学生才能更真实地感受到估算的重要作用。
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估算教学在应用题和计算环节中都有着较明显的应用, 所以这也要求教师要用心对问题进行挖掘,更全面地推进估算在计算教学的应用,确保这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3]。
(二)传授有效的估算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善的思维 方式
估算雖然是一种估计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不是随意 猜测,而是需要在严谨的逻辑思维下开展,换句话说也叫 近似算法,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所 以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估算能更有 效地渗透到各个章节的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 获取更有效的计算方式,进一步对学生的估算思维进行正 确培养。
(三)将估算值和精确值进行对比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精确值和估算值 的有效对比。如在对 498+572 的结果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得出两种估算值,第一种就是 500+600=1 100,还有一种就是 500+570=1 070。学生在对准确值进行计算以后发现,准确值处于 1 100~1 070 之间,所以可以对二者进行对比,确定最终的计算结果。
三、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估算已经逐渐被应 用和推广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 者的关注。对小学生进行估算意识的提升和教育是一个十 分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充分认识 到这一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调整方案,实现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数学教育工作的 有效开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林琴.估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价值与策略[J].数学大世 界(中旬版),2016,12(3):65.
[2]王振梅.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 2014,4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