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2019-09-10殷熙彦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殷熙彦

摘  要:经典诵读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重视经典诵读就是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经典诵读更好的实施在教学中是我们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文化传承方式之一就是经典诵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所在,体会文化传承的精髓,文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在环境中激发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们就会喜欢上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起初找一些方便理解的诗歌或是文章,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在诗歌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分小组诵读或是个人诵读,让学生们享受诵读的过程,并喜欢上诵读。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内容好理解,富有童趣,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再诵读中能感受到小蝌蚪一起找妈妈的艰难,找到妈妈和妈妈一起捉害虫的勇敢,揭示了要有独立能力,敢于冒险的道理。不仅能激发同学们的诵读兴趣还能在诵读中学习体验生活。

二、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以便于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从而让学生们深深的体会到经典诵读的魅力。

1.在班级的墙壁上我们可以粘贴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同时将其所表现的春末夏初交替,蝴蝶在黄色的菜花中自由翱翔,孩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图画也一起展现出来,这样,当学生们看到时便能体会到乡村早春的风光和儿童们的天真稚气。学生们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教师推进经典诵读的实施。

2.在走廊中展示优秀作品中的节选,并标明注释,在课间的短短十分钟内也能体会到文学的美妙。例如:将《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展现在走廊中,学生们不仅能被爱迪生的聪明才智所震撼,还能被爱迪生的孝顺所感动,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观。

3.播放经典诵读的选段。《明月几时有》《忆江南》等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聆听到名人名家的诵读,深刻的体会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也能激发起学生心中对经典诵读的憧憬。意识地进行情感的引导与渗透,让学生深刻的体会的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也能激发起学生心中对经典诵读的憧憬,进而获得渴望阅读的效果。

4.举办“古诗诵读比赛”、“优秀文章”等的比赛,在比赛中学生们可以看到各自的风采,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比赛中设置奖项,评选等环节,更能提高学生们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推进经典诵读的实施

在优秀的经典文学著作中,文学的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都比较稚嫩,不利于去深刻理解经典文学里的思想道德情感。因此想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能收获良多,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经典文学、提升他们在语言文学上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能更进一步的体会诵读的经典。学生们诵读的时候,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文章产生的环境、产生的背景以及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们,并播放音频,在情景,思想,音乐都具备的条件下方便学生联想和理解。使得整个语文课堂不仅能生动有趣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诵读兴趣。例如,在赏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播放瀑布的视频,让学生们在诵读时能更好的体现瀑布的雄伟壮观。通过学生们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作者情感,在诵读作品时能更好的变现出来。

四、将经典诵读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相结合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经典作品都被人们熟知,有限的语文教材和有限的教学课时,无法将所有的经典进行说明讲解。

1.语文教师要对课本内的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在讲解的时候能够突出重点,让学生们了解其经典和优秀的地方,以便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為学生们播放长征的视频,真实的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与困苦,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在课堂上通过影视作品来体现的课外延伸,来增加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对于经典诵读有了更好的理解。

2.教师还应该推荐一些小学语文教材里没有的优秀作品。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上,为学生推选出不仅和课本有关联,还能让学生们从中学习经典作品。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量,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更好的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例如,教室可以推荐海伦凯勒的《走出黑暗》和《我的生活》,通过阅读,能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海伦凯勒的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能理解经典诵读的真正意义。

五、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堂笔记

要想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其关键就是经典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文章的背景,这就需要学生们做好预习,在预习中解决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对于不理解的词语要查找其的具体意思,有一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很好的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强调重点,掌握好授课节奏,在关键的地方提醒学生们做好笔记,在课下学生们要做好复习,理解课堂上教师教授的重点,这样不仅能扎实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还能更好的开展经典诵读。

结束语

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就是经典诵读。要想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文化内涵和学生们的经典诵读能力,就要养成诵读经典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授课质量。在诵读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

参考文献

[1]  张铭.试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94-95.

[2]  苏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128.

[3]  曹静.解读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23-124.

[4]  李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92.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