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评价

2019-09-10石西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有效性

石西玲

摘  要:定期组织考试和布置课后作业,都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吸收率的重要方式。老师可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知晓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以及哪些部分需要着重讲解。因而合理布置和批改数学作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阶段数学作业批改评价的有效性,以期为数学实践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学作业批改;作业评价;有效性

引言:

数学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后,给同学们布置作业对其进行练习,让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学会举一反三。布置作业具有如此的重要性,对作业的批改也不容忽视。作业批改可以帮助老师发现问题,反省和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好的评价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等作用。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大有益处。

一、批改数学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作业量的合理性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外的练习,复习和回顾课堂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但是现实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略这一点,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题海战术是常见的不合理方式。过量的课后作业,一方面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因为任务量过大,很多同学可能并不会认真去完成,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相互抄袭。这就和老师布置课外作业的初衷相违背。此外,面对大量的作业,老师无法对每一位同学的数学作业进行有效的批改和做出评价,这就导致作业单纯的成了一个课外任务,而不能通过对它的完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要注重量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有效性。

(二)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对很多学生而言,课堂之外的时间他们更想用来玩耍和自我放松。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玩心重,容易转移注意力。长期用同一种方式给他们布置作业,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和乏味,没有乐趣。因而,老师要根据小学生们这一特性,在布置作业时,注意其形式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比如,在学习算数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数数工具,在手工过程中收获做作业的乐趣;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可以安排课后背诵,然后课堂上进行背诵竞赛,获胜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学习动力。布置作业的形式,不要局限于书写和练题,而要拓展多种方式,从而帮助小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提高数学作业批改评价有效性的策略

(一)课前提问习题,口头批改促进思考

通常而言,老师在开启新的章节课程的教学时,会对之前的授课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设置相关内容的习题,给同学们短时间的准备,然后随机性的抽点学生起来回答,以此检验学生的吸收情况。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口头批改。回答的不好的同学,老师及时对其进行点拨,纠正其存在的问题。回答的好的同学,要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老师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口头批改时,其他没有被抽查到的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如果有疑惑可以及时指出,让老师进行讲解。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同学参与到作业批改过程中来,积极思考,不断查漏补缺,从而巩固数学教学成果。

(二)小组成员作业互批,提高效率

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相互批改作业也是提高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布置一些难度适当的,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对错判断的习题给他们。等完成作业后,老师给出正确的参考答案,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批改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及时发现他人以及自身的不足,不仅有利于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同时也能促进自身查漏补缺和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小组长制定错题集,明确重难点

整个班级作业的批改,如果仅仅由老师一个人完成,并对其进行细致点评,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划定的学习小组,制定一名小组长。先完成对组长的作业批改和评价,然后让组长按照老师的批改方式和给出的正确答案,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作业进行初步检查和批改,汇总大家的作业情況,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重点记录,最后整理和归纳成一个错题集,提交给老师。老师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重难点,老师集中讲解。学生们也要自己制作错题集,定期回顾做错的题,不断总结和反省做错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性。

(四)赏识教育与作业批改有效结合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要对其进行详细批注,帮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同时,老师在写评语时要注重引入赏识教育理念,对作业做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鼓励。针对正确率高的,要不吝惜表扬和赞赏。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帮助开拓学生思维。比如,某一同学完成了一道难度比较大的题,老师可以在旁边批注“你太棒了,老师为你骄傲”,夸张和赞赏的同时,再补充一句“加油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解法?你可以的”。这样一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同时有动力继续探索别的解题思路和办法。赏识性、激励性的评语会唤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敢于在解题过程中勇敢尝试和大胆假设,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后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测试和检验,老师要充分把握这一初衷,布置作业要重质不重量。同时,在批改作业时,为了提高其有效性,评价方式要多样。灵活运用口头批改、小组批改、赏识性评语批改等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郭银笑.让数学作业评价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4):86-87.

[2]  洪春玲.浅谈数学作业批改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657(01):56.

[3]  司敏.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10):102-103.

[4]  苏云.温馨的评语 学习的动力——尝试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J].宁夏教育,2019(6):41-42.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