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成长,做有自信的中国人
2019-09-10俞文海
俞文海
部编全国统一教材《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内容的布局引人深入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教材改变了简单的告之方式,改客观为主观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突显真实性,我认为部编全国统一教材《道德与法治》具有以下特点:
一、旗帜鲜明
部编全国统一教材《道德与法治》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中国梦是青少年一代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历史的轮回,今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时代感强
部编全国统一教材,形散而神不散,教材注重时代性,摒弃以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改客观为主观,采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探究讨论、开放式的留白,在知识中渗透了很多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新观点;教材通过运用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环节,展示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让学生在正面影响与反面影响,正能量与负能量之间产生碰撞,再从多样化的观点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真实易操作
教材坚持依托知识,并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可和行為实践,这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讲观点,千万不要给学生讲概念,在研读教材时要提取核心观点,教师注重行为指导,利用教材开展教学,不避讳用教材,设问要开放,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突出思辨能力的培养。
四、粗旷开放
教材坚持特色,理念鲜明,引领价值,德育重在回归生活,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可以相互整合,相近内容的栏目,选择一个栏目,做实做课,做到有取有舍,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思考的价值,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把课堂上不好处理的问题,借力课外的积累,合理化解,思想教育重在课堂,形成于社会实践。
新教材的认知,观念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需要我们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开放课程,开放活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形式多样化形成观点,变客观知识为主观观点,超越知识,指向观点。近些年的学习、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借力社会实践,拓展课堂,有很多成功的课例,课堂中引入热播电影、电视剧作为话题,如:《人民的名义》、《战狼》、《我不是药神》等,采用开放式提问,赋于课堂生命力,课堂中展示中国高铁、C919大飞机、“蛟龙”、“神舟飞船”等中国成就,出示“中国式”过马路,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兴、华为、京东等话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形成鲜明的观点,教材中,时事不断突显,“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高铁”,“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科技的崛起,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了民生福祉,让世界人民分享了中国发展的成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我们立足课堂,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加强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