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长技巧

2019-09-10王秩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挫折心理健康

王秩国

作为教师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特别给予关注,自觉将其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很难想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才华出众、待人温和、乐观向上、情绪饱满的教师能使他的学生从中得到教益,从而把教师的行为方式当作理想化的模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典范。

二、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相互沟通;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锻炼能力;也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此外,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是帮助自卑学生寻找自信,正确认识自我。自信是人们充分估计自我力量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美国著名作家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保持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健康心态,树立信心并踏实学习,才能使其潜能充分发挥,最终取得好成绩。

中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活动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信心。在活动中,教师应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显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在他人和集体的肯定性评价中,心理得到满足,使其获得干得更好的动力,个性得到主动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活动中,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我们教师可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班级文化长廊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优秀作业展示、书法展览、个人风采小制作、劳技编织成果展等,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显示自己的优势,尝到创新与竞争的乐趣,树立自信。

二是让孤僻同学敞开心扉,达到人际和谐。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孤僻、不善交际的心理障碍,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

首先,笔者让学生感受“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正如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笔者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尊老爱幼”等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另一方面,让学生敞开闭锁的心扉,沟通感情,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我的好朋友”“我能帮助你”“怎样与他人沟通”“拔河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变得热情、团结、互相关心帮助,笔者及时加以评价和表扬,让学生尝到帮助他人和被别人帮助的乐趣,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是鼓励情感脆弱的同学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笔者观察身邊的有些孩子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们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利用榜样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为此,笔者向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他们内在的勇气,最终战胜困难。如学生因患病对学习、生活感到灰心,笔者举桑兰、张海迪等例子,她们在身患残疾的情况下,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面对生活,她们不因自己的不幸自暴自弃,反而在生活中比正常人笑得更加灿烂。她们对待困难的乐观态度和上进心会不知不觉影响学生,使学生遇到挫折勇于挑战。

三、心与心的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

有位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应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教师,应是学生信赖的朋友和长辈,与学生平等相待,坦诚交流,调动学生自我的力量,发挥自我指导的作用,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笔者发现笔谈是个有效的方法。因此,笔者让每个学生利用周记本和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经常把自己难以说出口的悄悄话、知心话写在上面,几次都让笔者深受感动,我写下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每次与学生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让笔者很深入地了解他们,从而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神圣的、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我们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挫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挫折使我更坚强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生活需要挫折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