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作文”让习作之花绽放枝头
2019-09-10栾心忠
栾心忠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探索出了许多提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但毋庸置疑,我们的作文教学仍处在“少、差、慢、费”的困境中。
我认为目前作文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滞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与我们所期待的效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也还是头顶着新课改的光环但却依然蹒跚走着老路,平时教学生读读课外书,写写日记,搞几个活动让学生练练笔等,甚至有时候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让学生背背优秀作文,可是结果并不令我们满意。
我自2012年进行了“活力作文”实践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学生“活力作文”教学之路,赋予作文教学以新的灵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常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人们时时、处处都在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通过大量的读写锻炼,把自己的所闻所感用语言文字生动的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习作个性和习作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要彻底改变学生在作文中被动写作的现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写作的真正主人,从而让学生产生写作时的愉悦和写作后的满足,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
学生写作时还必须放手鼓励他们的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对有个性的说真话的文章要大力扶持,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富有活力的引导和培育。
二、真正把作文批改的专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互改活动中体验到作文的魅力和乐趣
修改作文过程,应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认识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该把批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要把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改,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参与改评。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自批自改思路:写完了应从头到尾看一遍,学生自己审核自己修改,往往一遍不够,可看两遍、三遍,以便查出错用标点、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通过念,来检验一下写出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通過出声朗读,便不难发现读来拗口、听来别扭的语言,以及漏字、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不清等毛病;如果觉得这个地方需要修改,不妨想出两三个修改的办法,经过比较选一个;由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评语,标上批改符号,然后把作文还给学生,让学生细看老师的批语和修改符号,体现自己作文的毛病在哪里,然后自己进行修改;教师“当面改”是其“有效的办法”,师生共同研究修改习作,对其中问题,或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指出,然后,彼此决定怎样修改;限于学生个人水平,文章中的毛病往往看不出,为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组织学生相互修改,共同磋商作文。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 ,并分别签名。互改互评具有新鲜感,是唤取学生兴趣的第一要素。
学生互改时注意两点: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需“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
三、适时、恰当进行点拨,让“活力作文”课堂精彩纷呈
教师的点拨,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顺序,明白写作的重点,积累写作的经验,并让他们交流各自的写作所得。
教师在学生选材时的点拨,要打开学生习作的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取材和构思。展评中的点拨一定要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习作,师生共同评一评;再让学生小组议一议、改一改。优秀的习作,既要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点,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出,提出修改意见,使之好上加好。后进生的作文,要让学生用“放大镜”找“闪光点”,再帮助该同学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以免挫伤后进生习作的信心。
四、重视命题,诱发情感,畅所欲言快乐作文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只有作文题目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反之,就会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因此命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情实际需要,必须符合学生的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激励评价,增强信心,习作之花绽放枝头
初中生写作文的动机大多是为了得到表扬和高分,因此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比方说,好的作文可以得优秀,经修改后,可以得优秀加☆。即使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他努力了,后一篇写得比前一篇有进步了,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创新,我的活力作文教学课堂一定会活力四射,在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学生一定会打开心灵的窗扉,在写作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取得令人欣慰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