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9-09-10洪雪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8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洪雪平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的,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时主动学习产生的内在条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除外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数学问题的态度,在日常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证的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初中、高中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从策略分析入手,探讨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该方面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策略;问题发现;问题解决

引言:

我国现行小学教育理论体系注重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注重理学和逻辑的工具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预期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学习中产生的疑惑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并解决的能力进行分析。

一、转换师生互动模式,树立合理课堂导向

教学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的培养远超过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整体逻辑思维的激发。故在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存在发现问题和主动创新的意识,这与多数教师习惯性“一刀切”和“填鸭式”的教学习惯不无关系。要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正确提出发现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需要教师转换单向互动模式为双方多边互动。

转换互动模式需要转换课堂导向,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变“填鸭式”知识输出为“提问式”互动。而在这种互动模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有些教师虽然了解了“提问——回答”模式的重要性,但没有从课堂导向实现切换,仍然顺着固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梳理和课堂教学。要真正以学生反馈为方向,以学生问题为课堂问题导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因与本节课程无关敷衍了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解答,保持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在这种有来有回的正向反馈中,真正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才能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出疑惑,才能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设置合理情景,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学习中,语文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有些学生的困难不在于逻辑运算和数字认知,而在于如何读懂题意,如何抓住题眼和关键字。这种从复杂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加以情景模拟,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由于身体发育水平和智识成长趋势,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难以理解题意的情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长时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将相对枯燥的文字转换为更为生动、直观、形象的FLASH动画和视频。例如,在教师进行教学加减法中,将题干信息“秋天到了,果园的一颗果树上结了8个苹果,小明摘下了三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转换为动画演示小明从果树上摘下苹果的过程,通过苹果树上前后苹果数目不同的对比,向学生展示减法的含义就是从一堆事物中拿走一部分,剩下一部分。这种教学方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有趣味且更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刚接触减法的小学生来说更加容易得出结果,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果减到极致是什么?减到没有了怎么解释?减法的反面是不是就是加法?这样一来,更容易向学生引出负数等概念,为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小组讨论,举一反三,在交流中培养学习兴趣

分组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反复讨论中得到正确结果,积累逻辑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开发该课堂模式的优点,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交流,达到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按照座位将学生分为3-4人一组,向学生发放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卡片,鼓励学生自由排列组合,探索如何将大图形分解为小图形进行面积计算。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学生关于面积计算的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展开谈论,发掘不同的解法,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并解决提出的疑惑,巩固前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问题的兴趣。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生虽然基础薄弱但潜力巨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引导其主动发现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再针对问题研究深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意识,形成一个完善的学习—提问—解决—反思的闭环数学思维体系。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在扎实掌握基础数论知识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学生依靠兴趣和完善的思维逻辑体系,会为未来的初中高中数学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全面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惠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新一代月刊,2015(10).

[2] 馬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189-190.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