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

2019-09-10敖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8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敖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受到了很多外国友人的追捧。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国各民族和各朝代的历史文化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下留中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授课中,开始逐渐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文化底蕴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地传播发扬。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每个民族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这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丰富多彩。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甚广,其中包括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中医武学以及琴棋书画等多方面知识。鉴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但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优良的传承,不断发扬光大,还可以帮助我国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促进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青少年对传統文化的认识不足

随着中国在国际领域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与世界各国的深切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化随之流入中国。在这个文化多样的平台下,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民族意识也就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三观”形成期,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他们也更容易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二)教师的引导方式存在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想要得到良好的传承,这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然而,在我国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延续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氛围太过于枯燥和乏味,致使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产生反感。因此,要想加深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初中老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进而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建立学生们的传统文化自豪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NBA、好莱坞电影等广泛受到人们的追捧,导致部分初中生片面地认为我国过于落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长久的历史代表意义,这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初中生之所以没有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多是因为国外文化的不断侵渗,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加强自身文化的修养,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立德树人,使青少年身为一名华夏子孙而骄傲,从而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大名著时,让学生知道四大名著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解四大名著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以此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四大名著不仅有许多人喜爱它,而且还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争相追捧,同时在国际文化中也占据较高的地位,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语文老师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们对四大名著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加自豪感。

(二)拓展阅读面,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

俗语有云:“阅读使人进步,使人心旷神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增加阅读量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增长见识,提升文化素养,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会自主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中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文章能够进行初步的概括与总结,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存在局限性。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经常性地引导和推荐学生读一些文化底蕴较深的书籍,比如《诗经》《论语》等,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初中生的文化修养。此外,通过大家对所读书籍的感受来进行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感受,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使我国传统文化能得到良好的传承。

(三)增强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实践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不能光凭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传统文化,而是应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多去浏览我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国物质遗产的壮观景象,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为华夏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加强初中生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让青少年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有效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把学好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凸显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上,教师任重道远。在中小学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语文教师必须不断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以便将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裴东霞.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邓攀.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