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0吴雅萍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吴雅萍

摘 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小培养的,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各方面品性的形成起塑造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幼儿园阶段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它的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学;渗透;作用;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教育活动也要随之完善,特别是启蒙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下,我国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侧重对幼儿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幼儿的情感和道德方面的培养,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学科教育具有双重性

学科教育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它只是教学的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教学的另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为他们在教学中掺杂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幼儿作为这些知识的接受者,心智尚不成熟,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如果传达的是积极的健康的心理,那么无形中就会促进幼儿心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学科教育渗透法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每个教师而言,学科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是最长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而且,在启蒙阶段为了促进幼儿对整体世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教授的知识面是很广泛的,涉及科学、人文、自然、地理、社会等,其中也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果幼儿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幼儿园人力资源和硬件设备配置水平逐年提高,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的作用

(一)教师正确的言行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对孩子始终充满希望,那么孩子的智商就会上升25%,鼓励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学习更加主动,更有自信。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幼儿园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果教师总是说学生笨,那么就会在幼儿心中留下阴影,长期的打击会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也难以树立自信心,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准备充分的耐心,对幼儿多鼓励,多赞美,避免教育悲剧的发生。

(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幼儿性格更加开朗,增强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

自信即自我肯定的情感,如果幼儿接收到的是肯定的情感,那么他们才有胆识去参加更多的活动,融入集体,大方的展现自己。在教师的鼓励之下获得自信,并享受这种被肯定的感觉,在这种心理的激励下在接受知识时更加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三)温馨有爱的教学氛围会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温馨、有爱的教学氛围符合幼儿心智发展的特点,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消除面对老师时的紧张感,从而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老师在课堂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在他们答错问题时给他们加油打气,并进行委婉的引导,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孩子们才会与老师大胆交流,爱上上课,敢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怕出错,勇于改正。

三、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确保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个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因材施教,如何快速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引导等一系列问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后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技能学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丰富的互联网,在正规的幼儿心理教育平台对不懂的知识向相关人士提问,也可以借助同行交流会向其他的幼儿教师学习借鉴,不断优化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二)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集体行为的影响在幼儿的身上特别明显,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产生消极影响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干预,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集体性的活动培养幼儿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以及互惠互利的品质,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幼儿教师要考虑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集体活动,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例如,将全班学生两两组合在一起,玩“两人三足”游戏,率先到达目的地的小组可获得教师准备的礼品。这样,在奖品的驱使下,同学们就会更注重与另一个人的配合,在游戏中也锻炼了幼儿心理素质。对于幼儿来讲,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通过游戏环节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可以加深对每位同学的了解,幼儿也能直接感知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和喜爱。

(三)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活动可以获得体验,它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幼儿通过教师创设好的情景参与其中,得到自己的感知和体验,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幼儿园应多多开展此类活动,如喜闻乐见的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从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除了以学校为场所外,还可以以家庭为單位进行,如征集家庭合照,或者要求学生放学后给父母洗脚等,以此感念父母的恩情。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两方共同促进幼儿形成感恩的美德。

参考文献

[1]王红.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35:116.

[2]宿春艳,董文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法制化进程及调适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9-65.

[3]赵丽.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2:50-55.

[4]吴蕊君.开展游戏活动,启发幼儿智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223.

[5]高天红.在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1:53-54.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象纬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