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时政资源,打造活力政治课堂

2019-09-10李灿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

李灿

摘 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认真领会并践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增加时政资源补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一是巧用视频时政资源,吸引学生眼球;二是巧设时政活动情境,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关键词:时政资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政治认同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中国特色,即在发展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提高学生政治觉悟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软件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因此,在准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并将其注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另外,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内容要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这说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时政资源,将时政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共同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1 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的含义

高中思想政治的时政资源,是指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代的国际国内重大的事件当中,以及在当前的社会热点中选取符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素材,为教学内容服务。高中思想政治里面的时政资源,不同于国家其他机关单位选取的时政资源,它的主要目的是让高中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展脉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另外,以时政资源为教学案例,运用时政资源对高中生进行时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政治,热爱生活,参与政治的意识,在学生健康成长,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重要。

2 甄选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的原则

2.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甄选时政资源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选取时政资源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地与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做斗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加入时政资源,必须遵循社会方向性原则,这是在信息技术繁荣发展的今天,正确选取时政资源的首要步骤。

2.2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是甄选时政资源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它是指选取的时政资源当中应该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固牢这个阵地,就必须在选取时政资源的时,既要考虑时政资源与教材内容科学的融合,更要将正确的德育思想融入到时政资源当中,选取具有正能量的时政资源进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导学生向善、向上,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2.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甄选时政资源的基本立足点,它是指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了解到当下最新的时事政治后,能够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服务。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来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实际意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相关知识,都是为了给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生活奠基,增强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的信心。

2.4鲜活性原则

鲜活性是甄选时政资源最重要的准绳,它是指选取的时政资源必须是党和国家近来的方针、政策、路线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热点话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鲜活性既是时政资源的本质特征,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生命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打造一个“跳动”的课堂,就要在教材内容总增加和补充最新、最热、最能符合教材内容的时政资源。

3 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选取的范圍

3.1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指明了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的这些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指明的方向,传播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崇高的精神引领学生的发展。因此,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帮助学生梳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史实,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认识。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明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其背后的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引导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3.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论述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要讲话,里面提及了“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等意义深远的内容,这些内容与《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息息有关。广泛的收集史实材料,就可以将某一框题的知识涵盖进去。抓住五四百年的契机,在教材中融入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相关知识,有益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格局。

3.3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的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全国人民都密切关注的热门话题,考虑到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性质,在选择这些话题时,只有那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话题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重大火灾,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人民海军70岁生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进展状况等时政新闻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呈现在课堂当中,这些时政资源能够准确的反映当前的社会情况,给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打开一个窗口,正确认识新时代新的社会情况。

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选取的范围除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以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外,还可以从每一年的“两会”中提取最新的时政资源,也可以关注中国參与的国际重大事件,总之,时政资源是一种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课程资源,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合理的时政资源为教学内容服务。

4 运用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的措施

4.1巧用视频时政资源,吸引学生眼球

视频时政资源是一种生动活泼、实效性强、涵盖领域广的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还涉及国际国内的形势、民生政策、社会热点问题等内容。运用视频时政资源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眼球,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简洁明了的点出教学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时,为了生动形象地理解“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知识点,我在课堂上播放了《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探访临沂舰 战舰“新青年”: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视频导入新课。这个视频介绍了临沂舰作为战舰当中的“新青年”,服役时间虽然短,但是已经参与过亚丁湾护航、国际国内的联合军事演习、也门撤侨等活动。视频当中还介绍了临沂舰的防卫导弹系统和驾驶室的构造。学生看完视频后,我和学生一起回顾视频的内容,将教材知识融入其中。

临沂舰参加过多种军事活动,也门撤侨是军事活动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件。在2015年3月26日,临沂舰接到通知要远赴也门安全撤离公民,经过周密的部署,三进三出也门,撤出122名中国公民,也把其他国家的侨民送到了安全地方。从哲学角度来分析,也门撤侨就是一次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由此可知,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对象是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我们来看,也门撤侨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海军,实践对象是人类社会,接到撤侨的通知后,并没有让撤侨通知停留在脑海中,而是立刻去行动,说明也门撤侨是一次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随后,列举临沂舰参加军演的照片,分析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在军演活动中,中国海军是实践主体,临沂舰是实践手段,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实践对象,这些构成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另外,临沂舰在参加军演过程中,要考虑到风向和洋流的影响,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视频截图临沂舰驾驶室海图作业区的照片,分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临沂舰在出海之前,海军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海图作业区规划出行路线,出海后会根据天气的变化,重新计算和修改线路。这说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与鸟儿筑巢的本能活动是不一样的。

视频截图临沂舰驾驶室的照片,说明实践具有社会性。临沂舰的驾驶室具备操纵、指挥的功能,里面设有海图作业区、导航雷达、车钟、舵这几部分,要使驾驶室正常运转,需要海军集体协作,分工操作雷达、车种、舵,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单独完成的,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复存在,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性。

纵向对比北洋水师济远舰的虏伯炮和临沂舰的主炮,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济远舰的虏伯炮口径是150毫米克,有效射程是11000米,临沂舰是76毫米的主炮,具备对空中、水面、岸上的作战能力。通过对两种大炮的对比介绍,可以得知,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形式、规模、水平各不相同,实践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具有历史性。最后,教师总结实践的三个特征。

这一目的知识点就是弄清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利用央视记者探访临沂舰的视频,将抽象的知识转为生活中例子,轻松的帮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视频时政资源的运用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

4.2巧设时政活动情境,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是连接教学内容和升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设置时政活动的情境,改变学生对政治课枯燥、乏味、无聊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政治课,触发学生心灵的共鸣,激起学生探索真理的热情,让情境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从而提升政治课课堂教学品质。

教师仔细研读每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不难发现每年的工作报告都囊括的政府的五大职能,因而解读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在讲解新课。如在教学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可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时政资源作为情境材料,创设本课的教学情境。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知识点包括政府的五大职能: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生态职能。这五大职能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时候有可能也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经济职能时也有可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交叉。因此,本框题的重点内容是厘清政府的五大职能,难点也在于区分政府的五大职能。

材料一: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节机制,全面实施监管制度。

材料二:实行分级诊疗措施,出台稳定就业的措施,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待遇的落实,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提速降费,推行“携号转网”方案,规范手机运营商的套餐设置。

以上两则材料是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出的关键词,教师可设问分别体现了政府的何种职能。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很容易明白材料一的措施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体现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材料二的措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去仔细研读报告,紧扣教材内容去挖掘有效信息,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再变得缥缈。

5 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挖掘时政资源,延伸和补充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为打造活力又有内涵的政治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0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0L],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index.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内地新疆班“三史”课程的价值指向
中国农村:法治化环境、政治认同、社会治理关系研究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