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
2019-09-10谈秀丽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基于这种发展特点,作为高校教育者在对自身的思政课程进行有效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与课程上协同教育措施的采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课程思政中的相关概述入手,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完善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措施
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落实,可以更好的培育优秀的人才,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加强协同育人策略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不断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需求进行系统的挂钩。并且通过文件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充分对高校开展思政课程以及协同育人策略的实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更加对此课题的内容给予了深刻的认同。
1 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并加强含义和区别的分析,对于这一课题主要内容的深化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的。
1.1课程思政的概念
在实际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实际上指的是学校自身所有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以这一课程为基本的载体,加强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落实,每一位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都要从全程性、权威性和全员性的理念入手,对思政教育的元素进行系统的挖掘,并加强教育功能的开拓,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要通过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效调和,不断加强教育理念的有效碰撞,可以充分利用显性的功能,使其融入到各个科目中去。因此,高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措施的有效探索,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整体实力的增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
1.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要区别
从字面上来看,虽然只是调换了顺序,但是含义和实际的范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一般来讲,思政课程主要指的是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的总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明确思政教育中的主要知识。而课程思政主要是学校育人所有教学科目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这个基本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二者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也就是说对于课程思政来讲,每一门课程当中都会贯穿一定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有效挖掘可以更好的将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充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
2 传统教育视角之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对协同育人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虽然创新了较多的理念,也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但是,從传统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在全新的大背景之下,要不断加强主体、制度、平台等内容的有效协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育人体系的有效创新,加强教育目标内容的有效实现,具体来讲,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基于主体协同配合性的问题分析
从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分析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首先育人主体自身主体能动性有着很大的问题,很多情况之下,一些教师不能有效的通过育人的自觉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的有效推进,只有实现了主体结构,才能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不只是单纯的以形式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理念进行展现,一些专业课的教师不只是对自身的专业教学进行支撑,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辅助。第二,对于不同主体来讲,加强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也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要包含多元化主体的有效协调,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都要充分从党政行政权力的发展机制出发,对思政课堂以及课程思政相关发展体制进行系统的创新,并通过课程内容的有效参与,使其多元化主体的利益诉求可以充分得到有效的满足。但是很显然,当前很多高校不能有效的加强不同主体协同关系,一些教师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就很难对思想政治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宣传。
2.2基于协同机制健全性的问题分析
一些高校的教师在实际对自身的课程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在机制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情况之下,不仅专业课老师与思政工作之外的内容协调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其育人主体及不同视图之间协同内容的有效创新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高校在制动协同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对权力秩序的规制进行有效把握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之下,高校之中的党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主导性是比较强的,不能有效的形成自觉性的协同导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很难从制度上对一些工作进行系统的支撑。第二,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不能有效的利用单位领导职能部门的有效协调,加强社会力量的多元化参与,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发展就非常不良的影响。第三,对于机制创新和保障来讲不同的制度之间有着一定的问题,在反馈监督协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在未来的过程发展过程中,还要充分加强机制内容的创新,并且从学校的发展实际出发,对后续的一些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支撑。
2.3基于平台系统配合的问题分析
不得不讲的是,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平台协调配合度较低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于平台的有效协调,主要是是对思政工作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解决,并加强二者之间的协同。但是,很显然很多的高校都不能有效的对其思政课程体系以及其他的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协调。在外部和内部协同措施的采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很多情况之下,思政课程体系内部协同效率较低,不能有效的加强课程的推广。除此之外,对于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系统来讲,很多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思政课程教育的事情,而专业课程主要是对专业素养进行系统的培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对一些价值理念的有效传输、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综合实力的增强都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冲击。
2.4基于场域协同合作的问题分析
最后一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场域协同合作的相关内容。一般来讲,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分析,场域协同主要指的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实现空间领域的有效阶段。比如,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家庭教育等相关的方式,充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理论课程的方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高校不能有效的利用实践课程的推广,加强碎片化、系统化状态的有效打破,很多情况之下,专业课教师虽然利用网络进行了教授,但是不能有效的实现育人主体场域协同合作的有效发展,在实际对协同发展机制进行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
3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发展的思路分析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基本内容中,可以充分认识到,不断加强课程思政视角之下协同育人路径的有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以下内容中,我们将积极探索提升高校协同育人的措施:
3.1加强多元化协同体系的有效构建
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协同教育体系。在党委的领导之下,可以充分加强多元控制权力体系的有效发展。可以充分促进多个主体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另外也可以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多元主体的同向并行,加强主体方面的协同。
3.2加强过程的有效协同
对于过程系统来讲,主要是在课程思政相关理念的指导之下,不断加强育人制度的有效建设,通过文化育人等理念的指导,不断对协同效应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创新。一般来讲,可以通过多元化评价模式,促進过程控制实际,可以全面系统客观的对多维评价内容进行展现。
3.3加强系统协同
不得不讲的是,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协同之外,对系统协同进行有效把握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场域进行系统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搭建良好的协同平台,比如,可以利用课程平台、学科平台或者是结合一定的社交平台,对自身的制度内容和内容设计进行有效的安排,从而更好的加强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效统一。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在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中,积极重视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充分从机制保障、平台建设,配合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出发,积极加强育人措施的有效创新,从而更好的通过高效的教育,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奚迪.高校课程思政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2):57-59.
[2]孔祥年.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86-88.
[3]张立,刘素芳.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智库时代,2019(16):218-219.
[4]周士荣.浅析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50-51.
[5]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1-43.
作者简介:
姓名:谈秀丽 籍贯:浙江湖州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 学历:本科 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