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发挥

2019-09-10李婷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李婷

【摘 要】 近年来的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翻译学家和学者们的注意与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及主体性在翻译四步骤中的体现,结合译者主体性的限度,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的,进而了解译者该如何将主体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从而提升译作水平。

【关键词】 主体性内涵;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限度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4-0094-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引言

自古以来翻译就受到了很多方面的束缚,译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原作都处于从属地位。而译者的工作难度很大,其职业被冠以“舌人”“传声筒”“带着镣铐的舞者”等称谓,译者的主体性被长期遮蔽与边缘化。而随着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特别是西方翻译界提出“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并且大多数学者意识到了译者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译者的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发挥,它既是译者翻译的底线,也是译者翻译的极限。

二、译者的主体性

对于翻译的主体是什么,译界一直就有争议。因为翻译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学者们对其关注点不同,认知也不尽相同。许钧曾经针对“翻译的主体”总结了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译者是翻译唯一的主体;第二,原作者和译者同为翻译的主体;第三,译者与读者同为翻译的主体;第四,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同为翻译的主体。从整体结构来看,没有对原文的理解便谈不上翻译;理解不够渗透,跨文化意识不足,翻译就很容易出错,可以说理解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步骤。笔者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

三、译者主体性内涵

译者的主体性被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而译者的主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双语言操作能力、跨文化意识、艺术再造能力和美学标准以及人文品格。

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译者,要提高翻译技能,使译作更出色,就必须充分发挥翻译主体的作用。主体性是译者以自身的语言操作能力、跨文化意识、艺术创造能力、美学标准和人文品格作为基本特征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提高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那么首先就要正确认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语言操作”即包括语言内部和语言之间的操作转换。这一特征对于译者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位译者的语言操作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可能需要多年不断的学习与积累。笔者认为,在译者的整个学习或职业生涯中,其语言操作能力是可以不断累积并加强的。

不同语言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性,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传统和宗教信仰方面均会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具备跨文化意识,关注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行为,采取最恰当的翻译方法,充分体现两种文化特质。译者应做好翻译文化转向工作,树立跨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双语文化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译者本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出去并发扬光大,让外国优秀文化流进来,这样不仅推动本国文化的发展,也能促进世界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好翻译文化转向工作,则必须重视加強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若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确实欠缺火候的话,译作甚至会纰漏百出,误导读者,毁掉原作形象。

“艺术创造”说的是翻译这门艺术。赫伯特·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出版了《翻译的艺术》一书。这本书,从译者职责的角度来谈,讨论译者在翻译时应履行何种职责,对翻译艺术进行了多层面的剖析。也就是说,翻译活动属于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译者需认真领悟源语艺术,然后通过艺术再造准确呈现原文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性翻译有效激发读者的艺术共鸣。此外,在对原文进行翻译再创作的时候,要始终遵循“忠实”的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忠实”,不仅仅是翻译出个别词语或者句子的正确意思,而是翻译出原作思想,并且“必须再现原作所含情感和高雅之处,同时必须把原作的全部力量移注于译本之中”。如托尔曼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的,“忠实”不仅仅是包括对单词、句子和语篇的忠实,而且还包含了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从“美学标准”来看,翻译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需和美学标准相符,这样不仅能让读者有愉悦的美学享受,更能很好地还原原作品所达到的文学高度。“人文品格”中说的品格即译品,而译品即人品,要求译者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同时将自己置于特定时代和文化之中,将目光转向更为宏观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构建之中,发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有判断力的社会文化个体的作用。这就是一个译者的基本译品,做什么事都有其基本的道德底线,翻译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译者心里要始终明确自己道德的底线。

以上所谈的几点,都是译者本身的素养。这些制约因素在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有很大的影响力。因而,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应注意处理好文化、语言和翻译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应顺利实现文化转向,兼顾翻译的目的、审美再造功能、读者期望和反应。

四、翻译四步骤中的译者主体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译者的角色也更为独特,关于翻译学的研究理论也更为成熟。英国翻译理论学家斯坦纳将翻译的核心概括为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赖”“侵入”“吸收”“补偿”,这四大步骤均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1)译者的信赖

信赖即相信原作的翻译价值与意义。由于不同译者对不同种类的著作持有的态度各不相同。广义上讲,译者会选择自己在价值观上认同的、能满足对作品美学标准要求的作品;狭义上讲,译者选择的作品是能满足译者对文本类型要求的作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一部好作品,而这依赖于译者本身。因此说信赖这一步骤无不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2)译者的侵入

所谓的“侵入”主要是指译者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渗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理解原文语句的内部关系、特殊语言现象的特殊意义、明确词语的具体指代、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用法中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会影响译者对原作品的理解。

(3)译者的吸收

吸收则是指译者要对原文的意思进行吸收和阐释,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融会贯通,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翻译原作,让读者能感受到与原作品读者感受到的一样,而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4)译者的补偿

在补偿阶段,译者需要根据前三个步骤的翻译结果进行有效补偿,适当采取音译、意译和加注的方式使译文更完整,以便读者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样的,在译者对翻译作品加注释来进行补偿的时候,由于自身语言环境和文化素养的影响,补偿这一过程也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五、译者主体性的限度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选择文本,对文本进行理解,吸收与阐释,最后对文本进行补偿,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又直接影响翻译的结果。在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要清楚主体性的限度。

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意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本着自身良心去做事,就不会做出有违规矩的事情。把这句话放到翻译之中,笔者认为挺适用。“从心所欲”即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水平,对原文进行再创作。翻译不仅是塑造文学的力量,而且是一种文本操作手段。而由于译者的不同,所选择的文本也会不同,并且每个译者对文本的理解都会不尽相同,同时在译者对文本进行理解的时候也会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呈现出来的翻译作品也是极具多样性的,而这也是使翻译界佳作各具风采的原因之一。当然,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再创作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毫无限制的发挥。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在现今也是非常受用的,在翻译过程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忠实于原文”无论如何都是译者需遵循的第一条原则。所以译者要时刻尊重原文与原作者,不偏离原文,不歪曲原文的意思,不违背原文的精神,也就是“不逾矩”。合起来“随心所欲,不逾矩”便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能过度翻译,也不能太过死板,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做到在忠实于原文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六、从翻译四步骤及主体性限度中谈主体性的发挥

笔者已分别讨论了译者主体性的五个方面、翻译四步骤以及译者主体性的限度。在本节中,笔者将结合这三个方面以笔者经历为案例分析,论述译者如何才能在翻译中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首先,在“信赖”这一步骤中,以笔者的经历来看,译者需发挥“跨文化意识”和“美学标准”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要对原作价值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前提需是译者对原作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主观能动的判断。这需要译者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十分了解,以及能达到一定的文学高度。其次,在译者的“侵入”中,译者需深入理解作者行文目的,尽量找到与作者精神层面的共鸣。以笔者经历来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操作能力”是关键所在。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操作能力需在长期的学习和语言文化环境中积累而成的。笔者建议无论是初步接触翻译的译者还是常年翻译的译者都能做到学无止境,以便最大程度上了解源语言国家人文、地理、经济和政治等相关知识。在最后的“吸收”和“补偿”环节中,译者主体性的五个方面都体现在其中。在这里笔者想提其中一点来谈,即“人文品格”。在译界,透过译作可以看出译者的译品,而译品即人品。以笔者的角度来看,现今有些译作只是为了翻译而译,失去了翻译的灵魂。许渊冲老先生曾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译完《莎士比亚集》。对于他老人家来说,翻译就是生命中最大的乐趣。试问现在的译者,有多少人是以翻译为乐。在商业化信息化的现代,有译者想用译作炫耀自我,有译者更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亦或是商业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最后成为翻译机器。如今的译者背负着译界的希望与寄托,望着前辈们那些无法逾越的大山,確实有很大的压力。笔者认为,无论外界怎么改变,译者初心不能变,自始至终要秉着热爱翻译,态度认真,脚踏实地,不嫌麻烦的翻译精神。译者的主体性无一不体现在翻译四步骤中,因此,想从根本提高译作品质,还得从主体性五个方面提升译者的能力。此外,译者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正确把握主体性的限度,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之中将主体性发挥到最大,创造出更优秀的译作。

七、总结

我们得承认译者主体性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译者,它可能是一种羁绊和约束,制约着译者发挥他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可能,它是译者翻译时的潜力所在,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译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主体性积极有利的影响,译者便能在“忠实”的前提下,将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规矩方圆之中有其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3):156-193.

[2]胡庚申.从“翻译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53(4):85-102.

[3]许钧.简论理解和阐释的空间与限度[J].外国语,2004,57(13):33-43.

[4]西凤.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7(2):65-78.

[5]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