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2019-09-10郭金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省略号课文内容想象力

郭金玲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它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对于小学生的将来应对高一级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那么如何着眼于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定的训练呢,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借助教材插图,启迪思维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插图,主要是展现五位壮士昂首挺胸,站在山顶,怒目圆睁,文中采用的画面是詹建俊的作品,在《狼牙山五壮士》中,詹先生通过人与山的比拟造型,形成了这幅在当时艺术氛围中最有意象感和象征性的作品,我在教这课时,指导他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我问:通过插图中八路军战士的目光、表情、动作,你能想象这时他会想什么呢?孩子们通过想象,把手都举起来了,有的说:"他们想,为了掩护大部队,我们一定要拖住敌人",有的说:"他们想,如果不把敌人引到绝路,大部队群众就会遭受大的牺牲,不利于取得更大的胜利",想象的力量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中心,感触到了八路军战士的高大形象。

二、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景,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我在处理这段教材时,先准备好这一段对话录音,讲到这里,我没有让学生立即去看课文,也没有让学生去空泛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文章描写的这样一组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我问:"通过听刚才的音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处理之后再导入对课文情节的讲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生动描述,制成多媒体课件,熔诗、画、情、景、声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体验、去想象。如教《草原》这一课,可先播放课件:伴着优美的古筝乐曲中,一幅优美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蓝天白云下,又大又美又绿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原中,羊群映着蓝天、白云……学生欣赏着名曲,双眸凝视着画面,仿佛不是置身于课堂,而是在优美的草原上流连忘返,使教学达到了"言尽而意未尽"的效果。

三、借助情节补白,拓展想象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悟出文章的真谛,填补空白之处,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1)省略号省去的内容补白。省略号有很多作用。如果在教学中针对省略号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还有利于文章的理解。如《金色的鱼钩》一文,可抓住老班长的精神启发学生去想象老班长生命垂危时刻,他会怎么想,怎样说。让学生讨论:这三个省略号的作是什么?如果老班长把话说完,你觉得下面他可能会讲些什么?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合理恰当地补白,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课文省去的情节补白。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作者为了使文章波澜起伏,更有悬念。在安排故事情节上有意把"雨来脱险"省去不写,跳跃到"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直到文章结尾才用一小段补叙,简单交代雨来没有牺牲。"雨来脱险"的故事是学生扩写的好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结尾一段补叙应放在哪一部分后边?结合课文,展开合理想象,雨来是怎样脱险的?把这一段扩写成一篇小故事。这样通过补写,要求学生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推测,重新创造想象,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雨来的机灵、勇敢。

四、借助故事延续,丰富想象

在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教学要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续故事情节,从而加速他们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凡卡》这一课末尾写道:"凡卡把信塞进邮筒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还做了一个美梦。"做什么美梦呢?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凡卡的梦》为题,展开合理想象,把他的梦写出来。这样一下子缩短了学生和作品间的时代距离,进一步了解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維能力。

总之,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如果只限于课堂、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游览、野炊、调查等。孩子只有脑中有更多的表象储存,有更多的知识经验,其想象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省略号课文内容想象力
省略号
省略号来了
看见你的想象力
省略号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打开新的想象力
正确使用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