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2019-09-10徐小林
徐小林
摘要: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生本理念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并不能认为只要使用了小组合作,就意味着生本理念的落实。教师必须能结合学科、依据学情来合理操作,才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在落实生本理念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生本教育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和绝对权威,所有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师的意愿展开——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理念回归本真,主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身自觉并具有个性特征的建设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这种教育理念照顾到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发展需求,使之具有自我成长的意愿和能力。
合作学习法就是一种最具综合价值的生本教育方法,它可以实现激趣、探究、体验的多位一体,还能同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等素养。但是,并不能认为只要使用了合作学习,就一定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方法只是个工具,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方法的把握。
一、合理组织小组分工
小组构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个分组原则是没错的,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按组内异质完成了分组,其实也就完成了组内角色分配。一般来说,学习最优的学生就自然成了组长,成了小组学习活动的主要操控者;第二档的学生,则处于辅助地位,负责记录整理,并负责一部分“军师”的任务;而其他两档学生就处于被支配、被学习状态,在小组中的主要任务是“听”,发言机会很少,做决定机会几乎没有。这种组内分工,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就会长期固定下来——那么,学优生没有在合作中建立合作意识,倒养成了独断专行的习惯;学差生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被带动了学习热情、获得了锻炼机会。合作学习体现学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不但没有发挥,反而放大了学生的弱点。
所以,在异质小组构建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轮流担任小组分工角色。学差生也有组织、表达、决策的机会,学优生也应学会倾听和服从——让每名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接受不同的素质培养,从而达到全面、综合意义上的生本教育。
二、引思入境驱动合作
相信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同学们,下面大家对这个知识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课堂上一片安静。学生们按小组围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不知从何说起,到哪结束。有时,学生们开始悄悄聊点闲篇,以给教师造成正在合作的假象。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是教师对小学生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小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完成全程合作的能力,面对一个抽象的数学理论,通常不知从哪里入手,也不知道要得到什么结果。合作不能开始,也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在生本理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也不能忘了教师的服务、引导职责。我们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给他们一个可以启动合作的动力,给他们明确合作目标。比如,让学生探究分数乘法计算,教师不要说“请大家研究一个整数乘一个分数,比如4×1/5,应该怎么计算,结果是多少?”这样学生是很难开头的。我们可以用构建情境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同学们,妈妈買来一个西瓜,把它平均分成了5块,4名同学一人吃块,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如果是平均分成了8块,3名同学每人吃两块,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这样的探究问题,适合小学生直观思维特征,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匹配,学生们就可以从生活经验入手来开始合作了。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学生一旦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可能是完全一致地按教师的设想推进下去。虽然说是组间同质的,但在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差异。有的小组思路恰好是正确的,很快就能得到结果,而有的小组可能走了弯路、岔路,耽误了些时间。在合作学习时,能同时开始又可以几乎同时完成的几率非常小。
对于这种情况,我不只一次见到教师在有两三个小组完成合作后就终止合作,“大家停一下,不少同学已经完成了,大家听听他们的结果”——这样,一次合作学习,只有班中少数学生受益了。而其他学生没有完成,前功尽弃,前面所有的过程都没有作用。这样的合作学习,怎么能算是生本呢?只不过是教师完成了一次形式上的“合作教学法”而已。
所以,要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必须要接受这种合作过程的差异性。给每个小组、每名学生充分的时间——比如在教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时,我给学生们出了几个习题,让他们分组巩固运算顺序。结果有的小组很快就完成了,而有个别小组在组内产生了分歧。我鼓励没完成的小组继续研究,而走到已经完成的小组,看看他们的结果。如果是正确的,就给他们再出两道难一点儿的题,让他们深化巩固,同时安静下来,不影响其他小组探讨。等所有学生都完成之后,我再根据情况进行指导、总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下一种具有综合教育价值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在操作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小组分工细节处理、帮助学生驱动合作以及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等方面予以关注,以保证生本理念的切实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贾鲁英.探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J].情感读本,2017(2):85-85.
[2]倪丽炜.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6(17):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