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资料在教学中创建问题情境
2019-09-10陈学大
陈学大
【摘要】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资料。本文结合一些代表性的资料,论述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内容创建问题情境的方法。
【关键词】 教材资料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71-01
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知识探究的殿堂,是至关重要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材中有许多资料,这些资料中的内容恰好为问题情境的创建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作为教师应善于挖掘与利用。
1.利用“问题探讨”,通过设置疑问,创建问题情境
“问题探讨”编排在每一节内容的开头,是由图片+情景+讨论题组成的。涉及的问题有的来自生产、生活实例;有的来自科学实验、科学史料;有的来自最新生物科技。所提问题与本节所学重点、难点内容密切相关,也往往有一定深度,悬疑性较强。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料创建问题情境。
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节时,首先利用本节“问题探讨”栏目设置了如下情境: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讨论: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通过观察,分析身邊的遗传现象,纷纷发表看法,有学生认为融合遗传正确,还举例:如人的身高。但大多数同学认为不正确,并通过其他事例加以佐证。老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以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
2. 利用“资料分析”,通过感性材料、科学史实创建问题情境
“资料分析”往往是由图片或图表+文字说明+讨论题组成的,以一定顺序呈现出大量的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实验结论、数据、客观事实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科学史实创建直观性、归纳性的问题情境。
如:在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时,利用本节“资料分析”中的材料创建了一个由科学史实组成的问题情境。
情境1: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情境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情境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然后由学生进一步思考: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 2.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建议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的结论。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交流,学生对“中心法则的发展”的构建自然就出来了。
3.利用“社会、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科学前沿”,通过热点问题、生活实际创建问题情境
“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科学前沿”中的知识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街道情境或社会热点问题,但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融通,创建生活化、社会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提升探究学习的兴趣。
4.利用“思考与讨论”,创建问题情境
“思考与讨论”中设置了许多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正文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对比、总结。其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主题,是深化和拓展知识,巩固教学的良好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料设置拓展性、总结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学习完“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的主要内容后,利用“思考与讨论”及时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①维持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是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内环境的?②参与维持pH的HCO3-是怎样形成的?这与体内哪些系统的活动有关?③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④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怎样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从而深刻地理解了“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5.利用“实验、技能训练”,通过科学探究、问题解决创建问题情境
教材中有大量的“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资料,可以利用它们创设直观性、实践性的问题情境,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真实的感受,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均得到锻炼。
如:学习“酶的特性”这一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在设计实验环节,我创建了如下问题情境:①选择哪一种酶作实验材料?为什么选择这种酶?②根据自己做出的假设,你预期会看到怎样的实验结果?③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变量?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④对照组怎样设置?是否需要重复实验?⑤如果你想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你将设定哪几个PH数值?怎样将不同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的数值?怎样排除温度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呢?
老师抛出问题之后,同学们立刻开始了讨论,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择淀粉酶,而不是肝脏研磨液,因过氧化氢的分解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不同的温度是自变量,预期的实验结果:试管里会得到砖红色沉淀,因淀粉分解产物是葡萄糖(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变成砖红色等;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释。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很快便形成了小组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