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建设研究
2019-09-10张国圣于滢
张国圣 于滢
摘要: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使人获得愉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够使人关注周围环境,从而获得开阔视野,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当前内蒙古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亟待解决。只有不断优化公共美术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研究,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美术教育 课程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了美术教育的总要性,他希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专心艺术创作,致力于美术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祖国培养崇德尚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教育部门也出台多部文件,要求各级院校加强艺术教育。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但从长期来看,社会需求的人才是综合性的,拥有单一技能势必会成为人才升级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只有把公共美术纳入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体系,才能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大学生的就业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内蒙古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对开设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视不够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以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4年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及教育部于201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核心。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注重加强文化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从政策出台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年,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在调研中不难发现,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从短期效益出发,制定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而把美术类课程当做可有可無的“调味”课程,只是为了在节日活动或上级检查中起一些锦上添花的作用,开设了课时极少的“应急”课程。一味追求技术型人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制定培养目标,也没有对公共美术制定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的美育环境,只能导致学生更加不重视对事物的欣赏,阻碍了学生体会审美趣味和开阔艺术视野的机会。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不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只强调分数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对美术教育依然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也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副课”,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从人才引进到设备配置,只能是被排在顺序的最后位。在有美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中,美术教师都被安排在本专业代课,很少能申请到公共美术选修课程的授课机会。在没有美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很多美术专业人才被引进后,大多从事了辅导员、行政科员等职业,只有在应急时候,拿起画笔应应景。这些老师长期从事非专业工作,得不到培训和深造,业务逐年荒废,对本专业的研究也就失去了动力。同时,内蒙古各高职院校经费都不充足,有限的经费被安排到急需的模块里,类似这些“可有可无”的课程,例如公共美术开设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被一推再推,专门的教学场所和设施缺乏资金投入,使得公共美术教育举步维艰,发展缓慢。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内蒙古的高职院校中,理工类学生占比较大,学生接触美术机会相对较少。学校方面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设定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课程,但部分院校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经过调研不难发现,公共美术课程仅限于任选课放在教学计划里,没有成为必选课、限定性选修课,学分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不能吸引学生选修美术课程。而美术课程所开设的也以理论鉴赏为主,对于从未涉及美术教育的理工类学生来说,理论课程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真正理解,而美术实践类课程由于条件有限无法开设,不能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在全国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中都有相似情况,究其原因,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是美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管理者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区别,更没有充分明确公共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公共美术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美育使学生从美学角度感受生活和人类的幸福感、融入自然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以此培养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国家大力提倡艺术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建设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建立科学有效的美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公共美术课程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革美术课程,逐步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美术课程教育体系。
三、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和优化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
根据课题团队调研,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主要有美术专业教师授课,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专业教师对美术专业教学和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目标区分不够明确。公共美术教育重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意识,而不是美术专业技能训练。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让教师转变认识,深入了解公共美术的学科特点,以便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公共美术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要不断完善,让环境育人、气氛育人。
(二)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地区文化开设特色课程
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训练,学生不需要系统的掌握专业技能,也不可能对美术发展历史梳理清楚。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育应该侧重趣味性、体验性,通过对名家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通过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内蒙古自治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高职院校的公共美术课程,要结合地区特色,开设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三)改进高职院校公共美术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公共美术课程面对的是非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背景决定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有针对性。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各类展览,借助团日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不定期的举办设计大赛、个人或团队展览、制作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最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通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激发创作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最终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王秋懒.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艺术百家.2007(2)
[2]李安.高职院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设置和教法研究.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刘锦翠.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作者信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