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人才引入下的新闻稿件写作探讨
2019-09-10单铃铃
单铃铃
摘要:近年采编人才队伍的紧缺,涌现了一批文秘人员、网络写手等社会精英,充实到新媒体采编岗位,也交叉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岗位工作,他们的新闻稿件中有汇报材料式和文学作品式新闻写作习惯和倾向,要克服该习惯,笔者从实例解读提出了“大白话”“不完美”“多角度”的思维与写作训练建议。
关键词: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融媒体
一、新环境人才引入下的新闻稿件习惯与倾向
由于过去文秘、网络写手的从业经历,他们在新闻稿件中时不时地表现出来,具有汇报材料式和文学作品式新闻写作习惯和倾向。
(一)新闻(专题)截取“经典”的汇报材料
以本台某记者采访的《省市统战部领导来我县调研指导统战工作》原稿为例。把县向省市领导汇报的材料参照或照搬内容填入稿中,该稿件既非专题、连续报道,也无背景交代就直接出现“三亮三比活动”这样特定、专业的词句。“三亮三比”活动本是指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内容的“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比形象、比业绩、比贡献”,如在本稿或者连续报道前不交代明白,会让观众看后云里雾里,搞不清楚这项领导调研指导到底与党员、企业有什么关系。
记者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面向不特定社会人群表述新闻事实,要让不特定社会人群有可读可观性,让不特定人群易懂、让观众懂。新闻作品对受众而言,是一份“快餐”,尤其是消息类新闻作品,那么记者在稿件里就要在最短的時间内给予受众最多最关心的信息量,并要能让他们即时就可以“消化”。
(二)新闻(专题)写成“美妙”的文学作品
以本台某记者采访的《机关工作人员义务大扫除,容城精神抖擞迎新年》原稿为例。原稿有很长一段描述性语言:“工作人员一边打扫一边感慨,环卫工作好辛苦,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感到,城市面貌的美化净化,我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文明城市的创建……”接下来便是现场参加活动人的采访(谈看法和感受)。整条稿件不足400字,而这段语言就有百余字,烦琐累赘显而易见,且不符合新闻用语要求。其实用“某某某认为,活动的开展,能营造干部带头示范,市民共同参与,洁净迎新年氛围”简短几句话来概括,承上启下便可顺利接同期声。当然,如果说“大家纷纷认为……”那后接的同期声就不能以一概全,至少要有两个以上。
好散文,美妙在读者独自一人在一间房子里读,别人在隔壁的房间里听,以为是在聊天说家常话。好新闻,需要去掉聊天的细枝末节,直接、准确地表达发生的事实,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新闻作品,说清事实是第一位,说清了事实,就算基本过关了,在说清事实的基础上,文章越耐看,语言越活泼,行文结构越合理,达到的效果就越好。
二、新环境人才引入下的新闻稿件写作调整与提高
(一)新闻说好“大白话”
新闻报道不是文艺作品,不需要给人充分的观后联想,也不需要让观众更多地去咀嚼语言文字表达的含义,不管是讲事,还是论理,都要明明白白,简而易懂。
(二)专题记录“不完美”
1.找到情感冲击之处
“平凡”与“不平凡”,“小”与“大”,都是相对的,在我们的新闻或专题采访中,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就是“凡人小事”,如何写好“凡人小事”就需要记者用“大浪淘沙”的细心、耐心及敏锐的目光,像淘金者一样,去发现这些“凡人”中闪光的点,在平凡中展现不平凡,以小事见大精神。
2.留住细节
“一滴水折射七彩阳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能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专题报道中适当加入一些细节,能进一步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三)对象选择“多角度”
1.以小见大
越是小,越是具体,越能够接近观众。越是小,越是具体,越不容易雷同。再重大的题材,再宏观的事件,也可以通过很小的切入点逐步展开,以小见大,由实入虚。
2.反向思维
通过转换立场,转换角色,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摆脱惯常的思路,往往能够发现新的切入点。正面攻不上,反面攻或侧面攻,或许能够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3.放大画面
选择角度,一般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叫“放弃第一反应,不用第一选择”。就是打破惯常的、传统的角度。文无定法,说理明白清晰,说事合理透彻就不失为一篇较好的稿件、解说词。
三、结语
新环境引入的人才,需要抛弃过去文秘工作、网络写手等一些与新闻写作表达相冲突的职业习惯,顺应新闻语言表现方式、规律,通过实践的长期积累把人间的真善美真实、简洁、生动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