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思考
2019-09-10赵小成
赵小成
摘 要: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优秀人才。文章阐述了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自信教育的着力点、心理机制,并提出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途径。希望可以为教师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带来帮助。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作为社会个体对所处文化的一种自觉心理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一、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化自信教育的社会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我国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产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能够打造出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文化自信教育与“立德树人”
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支撑,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石。学校是文化传播和创造的重要场所,是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要将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文化自信教育的着力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养分。中国文化自信应该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国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中国的治理模式,中国的改革创新以及中国人民在祖国发展经历各个阶段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是学校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着力点。
首先,引导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之所以有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其次,引导学生在弘扬革命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独有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中铸就的一个个精神高地。
第三,引导学生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而形成的先进文化,对各种社会思潮具有引领和纠偏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自信教育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几个方面的心理成分。学校文化引领过程实际是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文化自信的教育过程应该为“文化自信的深刻认知——文化自信的强烈情感——文化自信的坚定意志——文化自信的有力践行”。学生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深刻的认识、觉知,才会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各种文化碰撞和交融下,仍然保持坚定的中国文化自信,自觉抵御消极及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最终达到文化自信教育有力践行的升华。
四、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途径
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在今天国际交往频繁,思想多元、利益多重,各种文化碰撞和交融,社会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学校应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引领,文化自信形成机制为理论指导,结合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开拓创新文化自信的教育途径。
(一)注重班级团队建设,发挥“两课”的引领作用
班会课、团队课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依托“两课”主阵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各种文化思潮的辩论、励志教育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在开展文化自信培养中,应当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文化自信培养的熏陶作用,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如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教室内每周的班主任寄语、教室励志语等,便于学生记忆和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
(三)注重学科课程的文化自信渗透,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
学科课程渗透是文化自信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把文化自信教育有效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观念、信念、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情感,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意志。如:思想政治课,坚持正面引导,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通过时事、实际国情等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语文课、历史课、艺术课等人文学科课程,尽可能挖掘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及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数学课、物理课、科学课等自然学科课程知识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注重专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知行合一的强化作用
提高文化自信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情感,磨练文化自信、意志,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文化自信具有执行力。学校以校内科技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升旗礼、开学礼、毕业礼“三节三礼”校内专题教育为文化自信培养的抓手,以学军、学农、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参观、志愿服务等校外拓展活动为补充,使学生对文化自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真切的感受,使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五)联合家庭教育,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正向合力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和成就。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合力,加强与家庭教育的引导沟通,召开家长会、家委会,挖掘家庭教育优势资源,如组织“一封家书”“谈家教、议家风”等家校共育活动,联通家长,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礼”“孝”等元素植根于学生心中,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深入推进,共同树立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文化自信的培育,应当是“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的教育,应当使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笔者相信一以贯之,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文明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感、认同感和融入感,树立文化自信,立德樹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纯,姚婷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
[2]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28.
[3]陈玉芳.学校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