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2019-09-10刘程军周建平储锦超杨增境
刘程军 周建平 储锦超 杨增境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溢出对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至关重要,而吸收能力在二者关系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构建相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园区内45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逐级回归的方法,对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吸收能力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调节作用,但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要明显优于间接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吸收能力的这一调节效应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显著。
关键词:吸收能力;知识溢出;企业创新绩效;高新技术园区
中图分类号:F 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4-0411-05
0 引 言
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创新在企业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生存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者指出创新型企业较非创新型企业拥有更丰厚的利润、更高地市场价值和更强的生命力[1]。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借助于企业内部的自主研发或对企业外部知识进行加工和利用。外部知识可以通过合作获得,也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获取外部知识。由于创新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较大的成本投入,寻求外部知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2]。受益于知识溢出的作用,企业可以从竞争对手、专业机构以及上下游供应链伙伴获得新知识。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于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3-5],而较少分析微观领域内,邻近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因此,分析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十分必要。
企业获得外部知识容易程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企业仅仅依靠外部知识就可以进行创新。吸收能力可能在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吸收能力表示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获取、消化、转换以及利用的过程,对外部知识进行利用的能力[7]。Flor等认为,当外部知识容易获取时,由于企业知识存量不足,公司扩张就会变得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吸收能力的发展。具备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拥有为辨认、吸收和利用外部新信息而必须掌握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8]。针对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与作用强度,学者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部分学者提出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影响作用[9]。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提出吸收能力通过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地调节作用[10]。以往文献通常只对这2种假设中的一种进行检验,也少有文献对吸收能力的直接影响作用与间接调节效应哪种作用更显著进行分析,研究将针对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2种假设一起进行检验。
知识溢出是新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之一。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的调查问卷,通过逐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以期对知识溢出理论做出有益的探索。
1 理论假设与模型
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要求企業持续地进行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收益常常伴随着不确定性,这也减弱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通过知识溢出带来的“搭便车”效应,不仅为技术落后企业学习或赶超技术领先企业提供了机会,降低了创新活动的边际成本,也迫使在位厂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从而保持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曹勇等[11]认为,在企业接受外部知识溢出的过程中,企业自身不断积累的资金和技术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Yih-luan Chyi等[12]研究指出,由于同行业内企业间使用的技术比较接近,因此由一家企业研发出的新技术很可能会给另一家企业的生产绩效带来显著的提高。王文翌、安同良[13]通过拓展价值模型,发现接受专业化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显著高于无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而且专业化知识溢出并不简单地随着距离的扩大而逐渐衰减。根据上述分析,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1: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
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消化外部知识并对其进行转换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14]。在知识溢出的初始阶段,较大的知识势差使得知识接受方企业只能以低级的模仿为主。落后企业通过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不断的缩小与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从而促进知识溢出的发生。彭迪云、何文靓[15]认为,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知识溢出获益,而这种知识溢出必须在企业具备一定吸收能力的前提下才会更加有效。康青松[16]提出,在技术领先企业向落后企业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假若落后企业的吸收能力过差,那么即使接受了由领先企业传递的知识,也无法真正吸收,从而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效果甚微。根据上述分析,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2:吸收能力对促进企业知识溢出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
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利用已有知识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获得外部有效信息提供了便利,然而只有通过企业本身的吸收能力对外部知识进行加工与转换,才可能与企业已有知识融合,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并表现为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张韬[17]提出,企业不断地学习并整合外部新知识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根本,企业吸收能力越强,企业的创新绩效越好。李贞、杨洪涛[18]认为吸收能力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同时,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也会得到显著地改善,即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自增强机制。研究表明[19],良好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外部市场环境中存在机会的捕捉能力,而且在创新水平、速度和频率三方面对企业创新绩效带来显著的提升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文中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3:吸收能力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文中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研究首先利用统计计量软件Amos17.0对理论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其次,利用SPSS 190对各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借助于逐级回归的方法,对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
2.1 问卷设计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尽量采用已经发表且被广泛接受的成熟量表,并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修正。关于知识溢出的测量,研究借鉴了Fosfuri a Tribo[20]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将知识溢出划分为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2个维度,我们选择了其中6个题项进行了测度;关于吸收能力的测度,研究借鉴了陈劲、蒋子军等[21]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2个维度,选取了其中的6个题项进行了测度;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借鉴了赵红岩、蒋双喜(2015)[22]的研究成果,研究将企业创新绩效划分为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2个维度,并选择了其中5个题项进行了测度。
2.2 数据收集
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臺州、金华、绍兴等7个地级市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经济开发区内归属于8大新兴行业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包括以下3种形式:①通过实地走访,向园区企业发放问卷;②通过政府工作人员联系,向部分高科技园区企业发放问卷;③通过电话向事前联系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电话调研。调研共计发放了1 000份问卷,回收问卷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45%.在有效问卷中,300人以上企业数288家,占比64%;研发比例6.9%以上的企业138家,占比30.67%;战略性新兴行业(除高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外的其他新兴行业)245家,占比54.44%.
2.3 信效度检验
2.3.1 信度检验
研究使用Cronbach’s α值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度,详细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各变量Cronbach’s α值均达到了可接受范围,说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3.2 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包括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2类。研究在参考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调研目的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量表进行了适当地修正。将问卷初稿向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咨询,并向浙江工业大学MBA班学员进行了试调查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因此问卷具有相当的内容效度。研究利用Amos 17.0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了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程度,这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实证分析与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
研究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由表3可知,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应的系数值分别为0.47和0.63;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r=0.45***)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初步的判断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地相互影响的关系,初步的证实了研究的理论假设。
3.2 假设检验
3.2.1 基本假设检验
由表4的Model 2可知,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β=0.43,P<0.001),并且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F=39.39,P<0.001),故假设2得以证实。由Model 4和Model 5可知,知识溢出(β=0.47,P<0.001)和吸收能力(β=0.63,P<0.001)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积极影响,Model 4和Model 5的模型拟合度较好(F=42.36,P<0.001;F=98.93,P<0.001),因此假设1和假设3均得到证实。
3.2.2 调节效应检验
由表4中的Model 7可知,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β=0.10,P<0.05),模型的拟合度也较好(F=7310,P<0.001)。我们还分别检验了吸收能力在战略性新兴行业(Model 8)和非战略性新兴行业(Model 9)中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如何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β=0.08,P>0.05);而在非战略性新兴行业中却依然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3,P<0.05)。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关。当技术领先企业对新技术保护力度较大时,行业内其他企业“搭便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源,即使技术落后企业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技术领先企业向落后企业的知识溢出仍然较难发生。同时由表4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要远大于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即吸收能力主要通过直接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作用。
4 结 语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浙江省创新集群内的45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吸收能力、知识溢出以及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加强吸收能力培育,促进知识溢出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首先,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明显地正向作用。进一步的验证了Shannon Lin[23]、Cassandra C.Wang[24]的研究成果。但是,学术界就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不同观点。齐玮娜,张耀辉[25]认为,一方面,知识溢出带来的“搭便车”效应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创新动力,导致企业过分注重于模仿;另一方面,由于模仿者的异质性,当领先企业的实践有利于行业发展时,往往会带动许多模仿者进入行业,并引起市场混乱,不利于领先企业的持续创新活动。研究认为,虽然模仿者的“搭便车”行为可能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但是当企业间的知识势差较大时,一定的模仿创新不仅不会有损技术领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实现技术领先企业与落后企业间的共赢,从而有利于行业整体创新绩效的提高。
其次,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明显地积极影响。进一步的验证了Maha Yusr[26]、Bongsun Kim[27]等的结论。然而学术界就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争论。苏中锋、李嘉[28]认为当企业吸收能力过强时,容易使得企业沉湎于过去的成功,降低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下降。研究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新技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当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企业本身便是行业内创新的领导者,由于技术与设备上的优势,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有望比行业内其他企业更快实现新技术,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第三,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这进一步的验证了陶锋[29]、康青松等人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在非战略性新兴行业中,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然而这一调节作用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却并不显著。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高新技术是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之一,相比非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意识更强,从而减少了知識溢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Protogerou A,Caloghirou Y,Vonortas N S.Determinants of young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urope[J].Research Policy,2017,46(07):1312-1326.
[2]Isaksson O H D,Simeth M,Seifert R W.Knowledge spillovers in the supply chain:evidence from the high tech sectors[J].Research Policy,2016,45(03):699-706.
[3]陆 菁,刘毅群.内生的知识外溢、竞争与一国创新增长机制解析[J].经济学家,2015(10):52-60.
[4]李 想.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溢出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协同视角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8,42(05):77-85.
[5]李 婧,何宜丽.基于空间相关视角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省际数据为样本[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01):42-54.
[6]Flor M L,Cooper S Y,Oltra M J.External knowledge search,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adic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nology firm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8,36(02):183-194.
[7]Najafi-Tavani S,Najafi-Tavani Z,Naudé P,et al.How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affect new product performance: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process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absorptive capacit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8,73:193-205.
[8]Gkypali A,Arvanitis S,Tsekouras K.Absorptive capacity,exporting activities,innovation opennes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 SEM approach towards a unifying framework[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32:143-155.
[9]Ferreras-Méndez J L,Fernández-Mesa A,Alegr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earch strategie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a deeper look[J].Technovation,2016,54:48-61.
[10]姜照君,吴志斌.网络联结强度、知识吸收能力与文化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江苏省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64-74.
[11]曹 勇,蒋振宇,孙合林,等.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01):89-98.
[12]Yih-luan Chyi,Yee-man Lai,Wen-hsien Liu.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high-technology industrial cluster[J].Research Policy,2012,41(03):556-564.
[13]王文翌,安同良.产业集聚、创新与知识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4(04):22-29.
[14]戴维奇,林 巧,魏 江.本地和超本地业务网络、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升级[J].科研管理,2013,34(04):79-89.
[15]彭迪云,何文靓.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与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关系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调节效应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4(06):22-27.
[16]康青松.组织学习导向、知识转移和吸收能力对国际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01):53-60.
[17]张 韬.基于吸收能力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03):445-452.
[18]李 贞,杨洪涛.吸收能力、关系学习及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01):79-89.
[19]刘学元,丁雯婧,赵先德.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1):30-42.
[20]Fosfuri a Tribo J A.Explorning the antecedents of potential absorbtive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Omega,2008,36(02):173-187.
[21]陈 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5):71-82.
[22]赵红岩,蔣双喜,杨畅.吸收能力阶段演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02):3-17.
[23]Shannon Lin.Are ivory towers truly ivory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15,80:21-36.
[24]Cassandrac Wang,Aiqi Wu.Geographical FDI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novation of indigenous firm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5,25(04):895-906.
[25]齐玮娜,张耀辉.领先还是模仿:基于商业知识溢出的创业决策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7):128-137.
[26]Maha Yusr,Abdul rahim Othman,Sany sanuri mohd mokhtar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ix sigma,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5(65):570-578.
[27]Bongsun Kim,Eonsoo Kim,Nicolai J Foss.Balancing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for sustaine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n attention-based view[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6,34(01):80-90.
[28]苏中锋,李 嘉.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性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05):62-69.
[29]陶 锋.吸收能力、价值链类型与创新绩效——基于国际代工联盟知识溢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01):140-150.
(责任编辑: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