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音乐课堂更加精彩
2019-09-10万富新
万富新
摘 要:音乐是一种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的文化艺术,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充分发展,虽然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但是也同时处在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阶段,所以音乐鉴赏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管是如今音乐课的设定,还是教学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对于音乐的热爱似乎并不能与音乐的学习接轨,所以教师就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美”的音乐教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与优秀作品展现的艺术情境产生共鸣,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进而培养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由此可知,加强高中音乐教学创新,不仅是迎合新课改理念教学需求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做些总结。
一、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已经产生一定的感受能力,所以到了高中,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学生的音乐水准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经多年的教学发现,很多高中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那些朗朗上口而充满情感的歌词便于学生记忆,并且容易学会;但学生对传统的经典音乐却不甚了解,尤其是一些名曲,很多高中生听后很难判断出曲子的名称和创作者。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喜欢通俗的优美音乐,让学生慢慢体会通俗音乐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在每次课前的十几分钟内为学生播放通俗音乐的节拍,但前提是教师要将音乐的创作背景简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音乐中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共振。在欣赏完一首经典的通俗音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听过的曲子与教材中的经典名曲进行比较。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教材与通俗音乐的差距,也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的了解,提升学生认知的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二、采用合作教學,加强学生相互联系
合作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不同于其他教学的是,不赞成学生“单枪匹马”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鼓励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学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这样会浪费教学时间,不愿意“节外生枝”,进而导致有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没能达到其原有的教学目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采用合作教学时,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与人交流,集思广益。
例如,在学习《十面埋伏》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去图书馆查阅有关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决战,了解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楚军的历史始末。学生通过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到该场战役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带着这一基础,学生在聆听《十面埋伏》后,与同学相互讨论,深切感受到了战场的壮烈与残酷,对“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合作教学,鼓励学生与人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
三、提供实践机会,点燃学生感情火种
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课业繁重,而由于音乐不受应试教育体制的拘束,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对音乐的学习,甚至利用音乐课的时间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套路,转而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点燃感情的火种,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教师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创造有利载体。
例如,在学习《彝族舞曲》之后,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为学生组织了一场课堂表演活动。活动步骤如下:(1)带领学生一同观看彝族舞蹈视频。(2)让学生根据视频学习舞蹈动作。(3)带领学生随着音乐一同练习舞步,并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4)在练习几遍之后,笔者带领学生一同演绎彝族舞蹈。这样一来,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同时点燃学生的感情火种,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之情。
总之,高中音乐教学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成长教育,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健全学生的人格与价值观,让学生在面对未来人生时有更多的勇气与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莹.刍议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6+18.
[2]胡新龙.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