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时代下的国产剧创作转向

2019-09-10李雪

银幕内外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术大数据

李雪

摘要:大数据技术时代的滚滚而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伴侣”的电视剧自然也囊括其中。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环境,推动了媒介间的融合,而媒介融合也促进了电视媒介环境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剧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本文将从国产剧创作的主体、内容及流程三个层面出发,浅析大数据技术时代电视剧创作的内容转向。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电视剧创作;电视剧市场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416833

大数据是随着互联网应用广泛普及而逐步清晰起来的,互联网为海量用户行为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大数据从中提取出用户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和特殊爱好,提供给相关机构以便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制和调整。电视剧业为了适应这种浪潮,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数字化”,按需生产的理念得到强化,创作者主动收集受众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使创作出的电视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性。大数据技术时代下,中国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三大转向。

一、以创作者为主体向以观众为主体转变

传统电视剧中的创作者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即导演、编剧、制片人掌握着大多数话语权,观众仅仅是一个“看客”的身份。当电视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产量大幅度增加变得供过于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序时,创作者们便纷纷注重到了受众反馈的意义所在。近年来由于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快速兴起,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们直接引导着观众对电视剧的热议和评判。受众在平台上自由发表自己的喜好、观点,在频繁的浏览与使用中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观众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媒介生态环境赋予了个体观众以主动权、参与权、解构权与建构权。电视剧创作的主体亦随之由创作者向观众转变,创作者在电视剧生产过程中深入了解和分析观众的审美口味就显得十分必要。大数据技术为采集、储存和分析观众收视行为提供了支撑,创作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目前热议的话题、喜爱的剧情套路以及演员和导演,从而精准地把握其心理需求和审美偏好,科学地整合各种要素,为题材的选取以及剧本的创作提供素材与指导。

二、电视剧的内容迭代

在大数据技术时代,电视剧创作的主体已变为观众,注重个性表达的观众其审美口味常常更新,电视剧的内容生产也要不断迭代。纵观中国电视剧史就是一部神奇的人类精神的历史,而电视剧的内容生产也经历过三个阶段。电视剧诞生之初的1958年至1978年的宣传品阶段,电视剧的主要内容是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政治宣传;1978年至90年代中期的作品阶段,激情澎湃的电视人有着各自的艺术诉求,追求独创和原创,电视剧的内容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自觉加强对普遍价值的探讨;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电视剧的生产进入了大众文化所说的“产品”阶段,商业属性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剧借力于大数据技术寻求突围路径,依照观众审美的变化来安排剧本。“大女主剧”的内容变迁便十分具有代表性。电视剧的主流受众正是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年女性们大多数不需要强大的主体性,她们成长过程中收看的电视剧如《渴望》、《篱笆·女人和狗》,虽有重要的女性角色,但大多逃脱不了男权的桎梏。而近年来以《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等为代表的所谓“成长与励志”的女性传奇电视剧的玛丽苏套路同样受到了中年女性群体的极大欢迎,电视剧中的美好幻象也给予了她们在家庭、工作、生活中的情感补偿。相对来说,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女性们是网络剧的主流受众,随着她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独立程度不断加强,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提升,张扬自我意识。2018年在爱奇艺网站独家播出的宫廷大戏《延禧攻略》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的目光。该剧讲述了宫女璎珞凭无畏的勇气、机敏的头脑,步步为营成为贵妃的故事。该剧没有把女主打造成单纯善良、楚楚可怜的形象,而是各种反套路,甚至“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是一个超越自我且拥有自我意识的人。

三、电视剧创作流程走向开放多元

传统电视剧的创作一般是从经验出发,大致经过确定主题、创作剧本、拍摄、后期剪辑、发行宣传等环节,是一个线性的流程,比较封闭、单一。在大数据技术时代,比起经验来更重视数据。电视剧的创作面对着全新的复杂的媒介环境,创作流程也随之变得开放和多元。观众可以参与到创作流程中,他们会在自媒体平台上积极发表自己对想看的电视剧内容的创意和见解,一些受到呼应和热议的情节会被创作者吸纳进剧本,作为参考来对基本进行修改和增删。2018年3月有微博网友构想了一部《淑女的品格》,讲述四个不婚主义大龄女青年的潇洒人生,此脑洞一出,迅速在互联网发酵。然而在5月壹心娱乐宣布《淑女的品格》正式立项,由旗下影视公司取得拍摄资格并正式进入创作阶段,并且由陈数出演主角之一,再次引发热议。且不论《淑女的品格》最终能不能成形播出,这都反映了影视制作公司对于数据的敏感,在这个“受众为王”的时代主动融合观众的想法。

四、结语

诚如约翰·霍金斯所言,“数字化的讯息忽略传统的逻辑思维模式,也颠覆我们所熟悉的创作与复制原则。”在未来,大数据的理念、思维和意识还将继续渗透我们的电视剧创作中,我们应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大数据只是一个辅助决策的工具,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参照和指導,但不能绝对信赖依靠这些数据。电视剧的潮起潮落的背后,决定因素永远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中蕴藏的潜力是无穷的。电视剧创作者们艺术化的个人诉求不能丢弃,观众的自我意识也不容小觑。对待大数据加以辨证、理性、客观、谨慎地去分析推论,并以必要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对其进行引领,使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电视剧创作朝着积极主流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大数据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