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审思

2019-09-10张荣华梁超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规范化新时代人才培养

张荣华 梁超

[内容提要] 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不仅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大建强,把好学生的思想关、政治关、品德关、学风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招生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本科专业设置偏少、人才招生方式中的选拔与监督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归属性有待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监管机制与就业引导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因此,推进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人才招生方式、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

[作者简介] 张荣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规范化”一词主要强调的是“学科建设的制度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状态”[1]。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首先需要厘清人才培养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规范化方案,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一、 推进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人才培养

规范化建议的意义  推进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可以从国家需求层面、学科发展层面和人才培养层面进行多层面的思考。

1. 在国家需求层面: 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正在侵蚀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些别有用心者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和“学术自由”的幌子,对党史、国史及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进行虚无与抹黑,并以此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无非是“历史的巧合”,甚至是“历史的误会”[3]。这些论调背后所蕴含的政治诉求和话语指向,意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抓手”[4]。坚持好、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建设,有助于造就一支理论深、政治强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广大青年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更好地发挥学科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回应各种“诋马”“非马”“反马”言论,捍卫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好“在党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充当主力军和排头兵”[5]的先锋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在社会、校园、互联网等领域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形成“爱马、信马、学马、研马”的社会风尚,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文化土壤和思想根基。

2. 在学科发展层面: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大建强,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除了具有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属性和功能外,还肩负着建大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任务和使命。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能够为建大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时间较晚。近年来,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布局点、招生数量等方面有了显著增加,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仍面临着“大而欠强”“多而欠优”“严进宽出”等问题,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欠佳。通过强化对这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学识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为建大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入不竭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能够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6]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大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环节中,既要高度重视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训练,也要强化“教学素养的训练和实践”[7],以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基础不实、理論素质不够、跨专业人员较多等问题”[4],确保一大批信念坚定、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人才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中,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才保障和学理支撑作用。

3. 在人才培养层面: 有助于把好学生的思想关、政治关、品德关、学风关,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8]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以人才培养规范化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教学课程设置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有助于把好学生的“四关”,提升学科人才的综合素养。一是把好学生的思想关。通过引导学生看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提升学科人才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其更加系统、较为全面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感和认同度。二是把好学生的政治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特殊性和学科使命性,决定了该学科人才无论是在宣传表达还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都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政治素养。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政治导向[6],引导学科人才牢固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三是把好学生的品德关。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师风师德建设,培育学科人才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素养,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使高尚的精神品格在马克思主义者中薪火传承。四是把好学生的学风关。加强学科培养环节检查与督导,有助于纠正时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和学风不正现象,引导学生恪守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与学术纪律,弘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

二、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现状  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调整和优化,以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规范化进程。

(一)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取得的进展

1. 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为适应改革开放大局,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规范化培养,2005年年底教育部颁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要求“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9]。截至2006年,“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建立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10]。2008年,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需求,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原有的5个二级学科扩展为6个二级学科。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培养体系,2017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11]2007年6月,全国高校首个“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山东大学成立。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实际上已增设为7个。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壮大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博士点建设上由增设之初的21个发展到2018年年初的8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由增设之初的187个发展到2018年的273个”[12]。2018年,教育部首先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8所高校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这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本科阶段学科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形成了本、硕、博相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学科体系支撑。

2. 人才招生方式日益多样

为进一步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招生不理想、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以往硕士生全国统考、博士生学校统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广泛借鉴其他学科招生经验,逐步探索实施了“推免制”“硕博连读”“夏(冬)令营”和“申请—审核制”等多样化招生方式,有力确保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例如,近年来“夏(冬)令营”、“申请—审核制”等招生模式愈发受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青睐,逐渐发展成为学科招生的主要方式。以2017年为例,通过“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共计47所;通过“夏令营”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共计44所,比2016年增加13所。[13]366多样化的招生方式必然带来人才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来源背景的考生数量正逐年下降,应届毕业考生数量逐年攀升,从2013年的25.73%上升到2017年的38.84%,硕士阶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方向的考生占比由2013年的51.75%上升到2017年的59.61%。[13]368可以说,日益多样的招生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提供了生源质量保障。

3. 人才培养方案逐步规范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前提性工作。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2012年),颁布《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作了详细规定,强调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要求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设置与教学、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等各环节管理规范,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各培养单位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指示和精神,结合自身办学特点,普遍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对不同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等作了详细规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

4. 學科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14]。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在政治素养、专业背景和数量规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一,学科队伍的政治素养普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设立以来,普遍将个人的政治素养作为新进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据统计,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中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教师“已由2013年的83.0%提高到2017年的85.8%;新进人员中的中共党员比例由2013年的85.5%提高到2017年的91.6%”[15]。在学科队伍中继续保持中共党员占多数的政治优势,为厚植学科人才崇高的理想情怀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提供了保障。第二,学科队伍的专业背景逐步规范。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在专业背景上普遍存在“第一学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不多和学科队伍中专业背景比较多元等现象”[16]。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新进教师方面普遍以具有博士学位和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为人才引进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这促使学科队伍在学缘结构和学科背景上日趋规范化和合理化。第三,学科队伍规模日益增长。据统计,2017年参加调研的348所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有专职教师14520人,兼职教师4786人。[13]18在人数上,专职教师比2013年的8256人多出6264人[13]19,兼职教师比2013年的1718人多出3068人[13]20。学科队伍人数的逐步增长,不仅日益满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队伍面临的教学任务、学术科研和指导学生的三重压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5. 人才培养平台有力拓展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促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设立以来,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基础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平台和依托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二级机构,2015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要求“建强独立二级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17]。随后,全国高校相继成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到2017年年初,“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突破了400家”[18]。这就逐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长期存在的依托单位不合理、组织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第二,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网络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网络学术资源“是指在因特网上可以免费获得的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电子资源”[19]。学术资源作为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源支撑和文献保障,对学科人才学术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文献传播打破了传统纸版文献的空间性局限,逐步形成了“刊—网—馆”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建立了一批如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互联网学术资源平台,为广大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提供了资源平台支撑。第三,搭建了人才培养的学术交流互动平台。学术交流作为研究生融入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院积极举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14]一些高校通过校方自筹、学院承办、杂志社主办和社会参与等方式,相继举办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增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撑。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招生方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不断优化。

1. 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本科专业设置偏少

2018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发展到8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已遍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即除港澳台之外所有省级行政区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2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发展为学科布局最广、招生人数最多的一门大学科。但一直以来,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本科专业设置偏少,加上真正意义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输送人才的专业仅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共党史本科专业的学科分布点较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在授课内容、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上的特殊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7个二级学科的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虽然2018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首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随后也有少部分高校设立了相关专业,但对于研究生生源需求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说,现有生源数量仍显不足。现阶段,尽快解决马克思主义本科专业覆盖面不足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不强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的迫切需要。

2. 人才招生方式中的选拔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十余年来,虽然形成了比较多样的招生方式,但在硕博招生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优化。第一,全国统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的考核。虽然在统考科目的基础上设置了专业理论笔试环节,但实际操作中普遍过于注重对考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缺乏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一些考生在专业理论考试中存在死记硬背等现象,不利于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推免制”、大学生“夏(冬)令营”等多样化招生方式的覆盖力度不够,也是硕士生招生方式有待加强的重要环节。第二,“申请—审核制”等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申请门槛普遍过高和监督管理不严等问题。根据各大院校公布的“申请—审核制”、“推免制”和“夏(冬)令营”细则来看,可大致分为个人申请、材料审核、综合考察和择优录取四个环节,在申请者毕业院校、学科背景、英语水平和科研情况方面普遍存在着申请门槛过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生报考。此外,由于监督管理不严、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和导师组集体决策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考试成绩细则和评分标准不透明、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仍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的监督管理。

3.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归属性有待强化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虽然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规范的问题。第一,学科研究方向有待规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认识不深、把握不够、学科意识不强,导致其学术研究内容和论文选题偏离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存在“借船出海”“借田种地”等问题,不利于人才的规范化培养。第二,课程教学与课程设置有待规范。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合理规范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由于学科建设和职称评估的需要,部分教师专注于科研论文、课题项目研究等,而往往对课堂教学重视不够。加上教师研究方向的多样性和专业背景的复杂性,也往往使课程设置易侧重于授课教师的自身研究方向,存在因人设课、授课内容偏离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现象,导致教学安排缺乏规范化。此外,博士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应该进一步深化,但部分高校在课程教学安排上依然存在着“课程内容与硕士生甚至本科生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差别”[13]11的问题。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规范。

4. 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监管机制与就业引导机制不健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监管机制和就业引导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师队伍监管机制不完善。导师作为引导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学科人才规范化培养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重、指导学生多,加上队伍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的不健全、遴选和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部分導师存在着对学生辅导时间不足、学术训练不强、学位论文指导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第二,研究生学术监管机制不严格。学术监管机制不畅和导师把关不严致使少数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研究内容和观点抄袭剽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污染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氛围。第三,学位论文监管机制不到位。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反映了学生的学术态度和对本学科的认知情况,体现了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科把握能力。但由于部分院校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监管不严,少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位论文研究内容质量不高、研究选题与学科契合度不够或偏离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等问题。第四,人才就业引导机制不健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就业引导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新生就业意向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及时把握,以及职场讲座、课程培训等就业引导方式的实际效果不佳,导致就业指导方案未能实现个性化引导和精准化帮扶,这就提出了强化人才就业引导机制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5. 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人才培养平台上得到了有力拓展,但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第二课堂”交流平台效果不佳。部分高校对“第二课堂”重视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激励奖评办法,致使研究生“第二课堂”存在开展次数较少、与第一课堂内容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未能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研究生学术交流不足。当前学术交流不足已经被高校列为研究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第二大问题。[21]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由于培养单位重视度不够、缺乏有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等原因,大多数高校存在着研究生参会机会较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参与,不利于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第三,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匮乏。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参与不足,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术论坛及专家讲座方面普遍存在着“走出去”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较少、“引进来”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座不多的双向问题,这既不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国外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也不利于培养一支国际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第四,社会实践平台不充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环节大多局限于校外兼职、社会调研和自主创业等学生自谋方式,未能构建起学校、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基地,缺乏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契合互动,不利于提升学科人才的综合素养。

三、 新时代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的途径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人才招生方式、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平台,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进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的首要前提。第一,扩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覆盖范围。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明确要求: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14]。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资金保障,推动一些学科实力强劲、导师队伍完备、科研能力突出的全国重点与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扩大学科布局,以提升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第二,建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阶段的体系化培养需求,但未能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7个二级学科的整体需求。因此,可在课程设置上适当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研究等与7个二级学科相关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对某个二级学科的兴趣,形成以二级学科队伍为主体、以学生兴趣小组为授课对象、以学术沙龙为授课平台的协同辅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科发展和研究生生源的现实需求。

2. 改进人才招生方式

与时俱进地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招生方式,是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改进以全国统考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一是要强化专业课自主命题环节,在试题内容上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同时,提高复试环节的分值占比,将考生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逻辑思维应变能力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二是扩大“推免制”、“夏(冬)令营”等招生方式的覆盖范围,通过对申请者专业背景、学习成绩、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的综合考核,深入挖掘一批想学、爱学、真学的优质生源,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另一方面,改进以学校统考为主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一是可全面推行“申请—审核制”,通过对申请者硕士阶段的学科背景、科研情况、英语水平和学术志向等方面的综合考察,选拔出一批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型人才。对部分科研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可适当放宽英语水平、毕业院校等的硬性要求,为有能力、有水平的学术偏科型人才继续深造提供渠道。此外,要加强招生环节监管,规范“申请—审核制”招生细则,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确保招生和录取工作公开透明。二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支持有能力、有水平的学生硕博连读,提升学科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贯通性。

3. 规范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的核心要求。第一,规范学科研究方向。严格按照各二级学科人才培养要求,引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学位论文选题方面保持与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性。同时,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出发,搭建起7个二级学科的对话沟通机制,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互鉴,拓展和培养专业人才的研究视野和学科交叉意识。第二,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在教学组织保障上,建立起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课程组教学队伍;在教学内容方法上,以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为基准,创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提升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监督管理上,通过设立教学检查督导小组,强化教学日历、教案内容等方面的监管,严把教学内容和授课质量。第三,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以各二级学科培养方向为依据,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学位论文等情况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考核办法和分流退出机制,强化研究生中期考核,逐步规范学科人才培养流程。

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第一,健全导师队伍遴选、评价、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导师队伍遴选机制。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工作领导小组,从理论素养、科研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制定一套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导师队伍遴选机制,严把导师选聘、培训与考核等各环节,健全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二是健全导师队伍评价机制。除以科研论文、学术著作等为硬性評价指标外,还应将师风师德、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导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依据和标准,鼓励更多教师重视师风师德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肩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职责和使命。三是完善导师队伍课堂监督机制。在课堂教学中严抓课堂宣传和教学纪律建设,打造学校督查、教师自律、学生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做到有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科学引导,规范导师队伍课堂教学行为和宣传纪律。第二,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监督机制。建立起以行政监督为主导、学院检查为保障、导师督查为职责、学术组织与社会机构监督为补充的全方面、立体化监管机制,严肃处理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存在的成果造假、学术不端、抄袭剽窃等行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第三,完善学位论文监管机制。高度重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建立学院督查、导师核查、学生自查、专家外审的全流程、全方位、全参与的监督机制,强化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选题方向、文献复制比等各环节的监管,严防学位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和答辩过程中的人情关系因素,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第四,健全人才就业引导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新生就业意向调查,广泛搭建职场引路人、就业座谈会等就业指导平台,形成学院引导、教师推荐、学生自谋、社会竞聘“四位一体”的就业环岛,以全程追踪、个性指导、就业帮扶等全方位链条确保人才就业质量。

5. 优化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平台,对增强研究生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构建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一是搭建“高校—高校”联盟式协同培养平台。组织学科力量强、教学水平高的全国重点和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帮扶师资实力不强、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交换生等方式,定期选派一部分学生进行互换交流学习,做到课程互换、学费互免、学分互认、资源互享,充分发挥高校协同培养的资源互补优势。二是搭建“高校—社会”实践式协同培养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搭建起一批符合学科人才发展特点的社会实践基地,着力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养。第二,大力发挥“第二课堂”平台的优势作用。通过健全“第二课堂”平台的激励办法和奖评机制,搭建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以学科队伍为保障、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为主题、以学术讲座和互联网载体为平台的多维互动模式,逐步激发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具有博士学位的新进老师,通过开展博士论坛活动,分享个人的学习经历和科研历程等经验,以切身感受逐步深化在读研究生对本学科的认识。第三,健全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组织机制和平台保障。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学术交流会议,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提供平台支撑。同时,完善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配套资助办法,促进研究生外出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加强学科人才的对外交流力度。通过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型人才,善讲中国故事、注重中国表达、展现中国自信,为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在东,张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逻辑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48.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0.

[3] 陈明琨,陶文昭.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6):96105+152+160.

[4] 靳诺.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413.

[5] 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07.

[6]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7] 庞立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9(7):8082.

[8]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9]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EB/OL].(20051223)[201910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512/t20051223_82753.html.

[10] 梅荣政.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回顾[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3235+47.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12]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改革开放中前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2531.

[13] 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4]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的通知[EB/OL].(20170915)[201910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709/t2017 0926_315339.html.

[15] 刘武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状况分析——基于2013—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9):3540.

[16] 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1.

[17]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20150730)[201910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

[18] 陈占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由来和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47+14.

[19] 张惠芳,陈红艳.信息检索与利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268.

[20] 曹峰旗.从外延转向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1):97103+108.

[21] 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01.

(编辑:牟世晶)

猜你喜欢

规范化新时代人才培养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