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9-09-10白兆斌

高考·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课程标准高中物理

白兆斌

摘 要: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定低效化问题的当下,高中物理教师更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解题能力;教学方法

物理是理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且不仅教学难度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比较大。这就需要教师细化切入点,找到可以突破当前物理教学局面的点,实现物理教学的创新发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入手,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在物理解题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思维能力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甚至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而这就意味着高中物理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只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培养學生的解题能力,就要认清这些问题[1]。

首先,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对课本知识与高考考点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没有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导致其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并不高,不利于实现学生在物理解题教学中的高效学习,很难切实提高其物理解题能力。其次,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强。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等待教师讲解,也不会主动深入思考和探究总结题中的知识点,若是遇到了相同类型、表达方式不同的题目,学生还是很难进行准确地解题。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丧失学习信心,将物理学科等同于无法弄懂的学科,采取敷衍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情况下会直接限制着物理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物理教学方式与指导方法的影响。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指导能力,为学生的解题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就要着重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面对高考压力。为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解题教学中,审题部分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但也是解题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只有学生审题准确了,才能朝着正确的解题思路去探索解题方法。而在实际的审题过程中,学生要学会透彻地了解题目的有用信息,尤其是关键词语或短句,学生要仔细解读其中的信息,杜绝审题不认真的情况[2]。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以下的题目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某块木板的质量为M1,若是把它放在光滑平面上,却有一颗质量为M2的子弹在匀速为V的速度下朝着木块射来,假设这次射击并没有击穿木块,那么请问这颗子弹打中木块之后,它们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就要懂得在子弹射进木块之后,将子弹与木块当做是一个整体,使其符合动量守恒定律。而题目中明确指出子弹没有击穿这一木块,而且它们都处于光滑平面上,意味着两者的最后速度是一致的。在准确审题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们的最后速度设为v1,进而列出计算式:M2v=(M1+M2)v。当学生列出了这一算式,就可以快速地进行准确的解题。

(二)指导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

在物理解题中,学生学会建立起物理模型,也是准确解题的关键所在。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赵凯华教授在“走进物理课堂之前”这篇文章中就提到了我们应该基于经验事实来构建物理模型,然后提出比较简洁的物理规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物理模型能够将实际的物理问题理想化,将次要因素先省略掉,而将主要因素突显出来。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运动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构建质点模型,将物体形状、物体大小、物体转动性能等先略去,主要突出物体的位置、物体的质量等特性,通过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轨迹,让实际物体得以简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掌握物理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是比较强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还不够强的情况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好理解物理问题的方法,降低物理问题的解题难度,让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物理问题的解题技巧[3]。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重力势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物理问题,就要使其掌握好画图方法的辅助解题技巧。在这类的物理问题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例如物体在向下运动的时候,其所受到的力会主要包括重力、空气摩擦力,并且将其简图画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问题,进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这既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又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师承担着更重的教学任务,要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认清当前物理课堂上教与学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石作青.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常用技巧与方法归纳[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80-84.

[2]王宝林.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7-68.

[3]刘东全.完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探赜[J].成才之路,2018(16):34-35.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课程标准高中物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