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2019-09-10李婷
李婷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培养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思维层面、知识层面以及思想层面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一种教学策略。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是高度统一的,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生命观念”、“理想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共同构成了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仅是给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便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一、知识构建能力,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学习教学直观化策略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各种生物观念错综复杂,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好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生命观念是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深度学习直观化策略可以让学生简单易懂的掌握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构建起生命观念。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ppt、思维导图、flash动画等将具体的事物和生物抽象知识之间构建起良好的联系,给学生将生物知识的结构完整的呈现。直观化教学策略可以克服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强调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符合学生深度学习的要求,为学生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和规律进行生命观念的感知创造了条件。
比如遗传物质DNA,在开始学习有关细胞知识的时候,“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中对DNA的结构、基本属性等进行了介绍,学生基本明白DNA存在于生物的细胞核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随后的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几乎对DNA的基本结构,遗传原理、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单纯的独立学习会使学生停留在浅层学习阶段,不能将知识融汇贯通。因此,教师应该以遗传物质DNA为中心,打破生物章节的限制,让学生对涉及DNA的知识进行重组,深化学生对遗传物质DNA的认识。教师可以做一个解释DNA的ppt,从DNA分子结构开始,主要物质是核酸,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是DNA的载体,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指导蛋白质合成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深入的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知识理解能力,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学习教学精细化策略
生物教学是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生命现象,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生物规律,进而对生物规律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认识生物知识本质,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具体的生物现象、抽象的生物概念、规律和变量等一同构成了生物学整体知识体系,精细化教学策略就是深刻地体现科学论证、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要素。高中生物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优化生物知识教学方法,将生物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综合体,这也是核心素养下实现学生生物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认知冲突、概念延伸、实验探究、变式教学等方法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了温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知识后,教师给学生展示植物一天光合作用的变化图(如图所示),对于b点之前,d点之后的图像,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基本与光照强度正相关,而对于b~d之间光合强度降低的原因学生就提出了质疑:中午12点前后,光照最强,光合作用也应该最强,是不是应该图像应该是图中甲所示的曲线更适合呢?对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蒸腾作用”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比和思考,就会发现,在夏日的中午,植物蒸腾作用很强,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会关闭气孔,这就导致二氧化碳吸收效果减弱,光合作用也就减弱了,这就是“光合午休”现象。
三、知识批判能力,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学习教学人文化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既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人文品格,结合课内外资源,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教师可以从生物学史的高度让学生思考生物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完美地融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不断适应和调整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和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更好的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碳循环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和爱护生命环境的责任意识。教师给学生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视频,干旱、洪水、沙漠化,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自然灾害,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大量森林被砍伐、地下水位下降、酸雨、雾霾等,面对人類对自然界的破话,自然也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你还知道哪些?通过真实的事例和现象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责任和使命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构建完整的碳循环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要以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构建知识、理解知识和批判知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正确的生命观念,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发展,并能够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月娥,冯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思考——以“转录与翻译”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0)
[2]林海燕,严晓松.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