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已来,个体展示促成长

2019-09-10欧阳春兰

成功密码 2019年4期
关键词:能力课堂教学

欧阳春兰

摘要:未来已来,培育人才的模式到了亟待创新的时候。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教育如何应对?课堂教学如何实施?一种新的课堂形式——个体展示型课堂应运而生,它立足挖掘学生潜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不失为有益尝试。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个体展示 能力

这是一个AI技术全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吞噬着成百上千万个传统工作机会,彻底颠覆了人类能力的培养重点。

一、未来已来,教育得变

未来已来,时代的发展呼唤个性化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呼唤与之相应的教育。

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学生个体多为熟练的网民。在《学习的升级》①中,约翰·库奇把这一代学生称为“数字原住民”,这些“数字原住民”获取资讯的渠道比我们老师多得多,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展示学习的成果,会发生什么奇迹呢?

二、身兼数职,玩转“舞台”

如果把讲台比作舞台,学生的整个展示过程就相当于在出演一部舞台剧。学生身兼数职,最大限度使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学生是“改编者”。演戏前,需要把文本改成适合演出的剧本;同样,学生要完成展示任务,必须对课文进行改编,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学生只有先进行自学,吃透了课文内容,才能自如进行展示。

学生是“导演”。整个展示过程完全靠个体自己设计,采用什么展示工具,穿插什么样的互动环节,语言如何表达,手势如何设计,知识如何讲解,实验如何开展,等等,学生都需要自己设计。

学生是“演员”。整个展示过程必须由学生到讲台上去完成,这样,“导演”摇身一变成了“演员”。学生以另一个身份参与到课堂中来,即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传授知识(对其他学生)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独当一面,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

三、展示流程,四步搞定

那么,展示型课堂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呢?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接受任务的学生自学展示内容,即课文,当然也可以是老师布置的其他内容。

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外力相助的情况,完全靠自己去消化知识,这个对学生要求非常高,不宜在开始阶段这样要求。所以,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学效果是一种主要形式,这个外力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指导。教师提可以供资料并亲自进行一对一指导,也可以通过发给学生“展案”(展示用的教学设计)来指导。这个“展案”其实是把教师的指导纸质化了,但又有不同,主要是对学生所要展示的内容进行条目化,指示方向,突出重难点。“展学案”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展示的有效性。弊端是容易束缚学生思想,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一步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

第二步,接受任务的学生设计展示的具体过程。

教师可以把设计权完全交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鼓励他们创新;也可以用评分细则引导学生,明确个体展示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即用评分标准去规范、指导、量化学生的展示质量。学生对展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展示要达到的目的做到了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展示活动。

第三步,接受任务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有关内容。

这是所有环节中最主要的一步。前面的两步都是为这一步做准备的。可以说,前面准备充分与否,关系到这一步展示成功与否。当然,这一步因为地点(教室)、时间(45分钟以内)、对象(师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除了按既定设计完成展示内容,还要考虑听众,即其他学生的参与度。因为展示有两个学习任务,一是促使个体本身完成对内容的自主学习,还有一个就是传授,相当于教师的作用,要让在座的听众(学生)也能够听懂、学好展示的内容。这里涉及表达能力、控场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更高要求的能力,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独立掌控这步的。

第四步,展示之后及时进行反思。

学生总结与反思展示中的经验教训,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展示流程进行回顾与修改,为下一次更好地展示做准备。 因此也可以说,反思是下一次展示的开端。

四、“三案”“四表”,保驾护航

“三案”,即展案、教案、练案;“四表”是指四张表格,即评分表、观察表、反思表(自评表)、他评表。

(一)三“案”,过程程序化。

展案、教案的制定能够避免展示过程无序、无效。

其中,展案是给学生用的,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

教案是教师上课用的。展示型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案与普通课堂所使用的教案不完全一样,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展示型课堂教案是站在保障学生展示行为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展示能力的角度制定的,所以教案中关于学生的展示环节的预设是重点。

练案是针对听课学生的。个体展示不仅仅是任务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还是一次知识的传授,其他学生须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展示内容要有学习、吸收、反馈,通过练案的设计,可以督促并检验其他学生的听课效果。

(二)四“表”,效度有保障。

要提高學生展示能力以及展示效度,利用表格进行规范是很实用的做法。

1.评分表在布置展示任务时就要一并发放给包括任务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

2.观察表主要由教师填写。它规定了教师在展示型课堂中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观察学生的行为,这就为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展示行为提供了依据。

3.反思表则主要由任务学生填写,又叫自评表。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下一次展示做得更好。

内容包括对所分配任务的设想、展示过程、展示后反思(亮点与不足)、改进措施、自评等级(用“A.B.C.D”表示)

4.他评表则主要由听课学生填写。

内容包括本次活动中他/她所分配的任务、他/她的展示过程、你的评价(亮点与不足)、你的建议、你的评分等级(用“A.B.C.D”表示)

“三案”“四表”的设计,使得展示型课堂不是抽象的、临时的、无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形成持续的、可循环的形式。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在他的著作《创造力》说人们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强烈的好奇心、对揭示奥秘的惊叹、无意中找到解决方案的喜悦”②,我想,在个体展示型课堂,孩子们一定可以出现这样的状态。总之,展示型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约翰·库奇,贾森·汤.学习的升级[M].徐烨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2]米哈里·希斯特赞米哈伊.创造力[M].黄珏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能力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