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能给我们什么?
2019-09-10尹词
尹词
做这一期策划时,正值电影《流浪地球》热映,身边的小伙伴都兴奋地走进了影院。诚然,《流浪地球》远远谈不上完美,存在着不少硬伤,但它开启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热血期待,甚至有可能在《三体》之后再次带动一批读者踏入“科幻坑”,它的意义不止于一部电影本身。
本期“特别策划”想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正是《流浪地球》原著的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并且希望借由刘慈欣,帮助读者朋友推开科幻小说这扇门。
1818年,英国文艺女青年玛丽·雪莱创作了第一部现代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解剖学和电力学知识制造出了一个巨大的人体,这个具有生命的“怪物”又反过来毁掉了弗兰肯斯坦的一切。从此以后,科幻作品就没有停止过探讨人类与科技的关系,而在人与科技之间,又掺杂着人对制度、伦理、认知、情感、道德、生命、文明等方面的焦虑,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同样作为流行文学,科幻小说却与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科幻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想象力实验。
1968年,诞生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实验”作品——《2001:太空漫游》。小说和电影几乎是同步创作的,甚至电影的构思还要更早一点,小说作者是阿瑟·克拉克,电影导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2001:太空漫游》预言了此后几十年的人类科技发展线,比如:人类登月,视频通话,AI在对弈中战胜人类,酷似iPad的平板电脑,语音识别登录系统,人体冬眠……这些预言,有的已经成为现实,有的正在成为现实。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们正在享受并已经习惯科技带来的便利,或许偶尔会隐隐地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失控,但旋即又回到自己所熟悉的舒适区。
而《2001:太空漫游》里有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情节,人工智能“哈尔9000”读懂了人类的唇语并杀死了宇航员。半个世纪前的克拉克和库布里克并非杞人忧天,如今的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已经可以让机器掌握“读唇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或许真的埋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2001:太空漫游》的确以超拔的想象力定義了未来。
这种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对未知可能性的无限想象,也许就是科幻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它带领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望向深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