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糊到清晰:“慈善一日捐”的传播现状与改进

2019-09-10王卫明郭蓉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改进现状

王卫明 郭蓉

摘要: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慈善募捐传播在中国受到广泛的关注。为提高“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募捐效果,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对“慈善一日捐”的调查,分析得出该活动现状是募捐宣传力度较低、传播范围窄化、募捐公信力缺失、善款流向不明,募捐号召力度不足和慈善意识较低。在分析现状后,文章以理论为基础,探讨该募捐活动应巧用“登门槛效应”、促使公众做出捐赠承诺,善用“理性行为理论”、完善组织管理增强效果,借用“公众情境理论”、培育公众慈善理念等三个改进方向。

关键词:慈善一日捐 传播 现状 改进

“慈善募捐的核心功能是:唤起爱心,建立信任,激起需要,普及理念。通过有效的慈善传播,可以建立公众对慈善活动的信任与支持,有利于慈善活动的成功开展。”传播旨在宣传募捐活动的理念,扩大募捐活动的影响力,为帮扶对象获得更多的募捐金额。但当前慈善募捐传播不到位,影响力较低,所募捐的善款也是微乎其微。本文以200份“慈善一日捐”募捐的调查问卷为例,研究“慈善一日捐”活动的现状以及改进方向。

一、“慈善一日捐”问卷调查概述

“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是指有关单位出于公益慈善目的,为帮扶弱势群体,倡议每位职工根据自愿原则捐出一天工资。“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是中国慈善募捐传播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对该活动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当前中国慈善传播的部分情况。

(一)调查方式和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利用网络问卷的形式,笔者在“问卷星”网站发布了“‘慈善一日捐’调查问卷”(https://www.wjx.cn/jq/29020505.aspx,共17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本次调查为2018年10月11日8时至2018年11月14日20时,主要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推介此项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00份(其中通过手机提交的共有37份,占总样本的18.50%)。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问卷调查对象是有工资收入的人群,在200名被调查者,有3人是在读研究生,因其申请“三助”岗位有工资收入。其余197名被调查者,都是已入职人员。主要调查了被调查者是否了解“慈善一日捐”募捐的具体内容,从何处了解该活动,捐助的行为动机,如何看待该募捐活动的公信力,认为此募捐作用如何,是否有开展的必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等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20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97人,女性103人,被调查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及以下”和“36岁-45岁”这两个阶段,且多是“本科”学历。其中只有43.5%的被调查者了解“慈善一日捐”募捐的具体内容,56.5%并不了解该募捐活动。在此次调查中,有117人当前工作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占比最少的是“解放军或武警部队”和“农村集体组织”,都仅有1位被调查者。在工作中没有担任任何职位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多,为105人。

在调查受访者的“月收入”时,占比最大的是月收入在“3001元-5000元”之间,有94位被调查者,其次是月收入在“5001元-8000元”之间,有40位被调查者,占比最小的则是月收入在“1500元及以下(包括1500元)”,仅有12位被调查者。而对“在最近一次活动的捐赠金额”调查结果则如图1所示,捐赠“50元以下(包括50元)”人数最多,其次是“没有捐助过”,再次是“51元-100元”之间,捐助金额数目在“501元-1000元”之间,“1001元以上”的最少,可见该募捐活动所达到的效果较低。

如图2所示,被调查者无捐助行为原因各不相同,“不放心善款去处”而无捐助行为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多,其次是“自身收入不高”导致无捐助行为,因为“缺乏政策激励”而无捐助行为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少。根据图3可知,认为“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公信力“一般”的有59%的被调查者,14%的被调查者分别活动公信力认为“比较好”和“不太好”,认为“很好”和“很不好”的被调查者人数基本接近。

如图4所示,关于“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对改善弱势群体处境是否有用,认为“有用”的仅有29%,认为“无用”的被调查者有15%,而剩下的56%被调查者则是持“不确定”的态度。由此可知,公众对于募捐活动所起到的作用表示了质疑。

二、慈善募捐传播的现状

“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公众是否了解活动内容,从何处得知,所捐助的金额,无捐助行为的动机,认为该活动的公信力以及募捐活动是否有用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此次调查,可知慈善募捐传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募捐宣传力度较低,传播范围窄化

基于“慈善一日捐”活动可知,被调查者中了解该活动的具体内容人数不多,且多是通过单位宣传、他人转告等方式了解得知,故此募捐活动互动受众有限,潜在捐助者范围较窄,募捐效果较低。

该活动虽然借助新技术不断更新传播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但是在这一方面仍有所欠缺。募捐宣传虽摒弃以往单一的借助海报、宣传手册、广告等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单一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电子邮件、图片甚至是视频的形式,在QQ、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加以宣传。这种宣传涉及面仍是较小,仅限于组织单位内部人員。宣传形式简单,文字内容生硬,并未利用“诉诸睛感”的传播技巧,因此不能打动公众引发募捐行为。同时因宣传者多是普通公众,未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传播的普及率较低。加之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更迭速度较快,一条信息还未得以传播,新的信息就已形成,借助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容易被新的信息淹没,被公众忽视。

(二)募捐公信力缺失,善款流向不明

在此次慈善募捐活动中,认为活动公信力好的被调查者较少,因此没有捐助行为。这不仅是“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的现状,也是我国募捐效果不符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西美尔的“信任理论”认为,社会始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动的主要形式是交换,交换失去信任无法进行,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信任。慈善募捐传播中,公众的信任尤为重要,决定着募捐的效果。在慈善募捐的传播中,宣传介绍以及推广活动之时,仅限于介绍募捐的原因,公布受助对象的睛况,却没有公布管理善款的组织,亦没有成立监管平台,没有明确善款流向方向,传递受助对象后期情况。这些内容,没有在募捐之时宣传,只是在后期以小众化方式传播,并不是让捐助者以及公众得知,从而得不到公众对募捐活动的信任。公众对募捐的不信任,在个体层面会阻断募捐的多级传播,甚至公众充当“意见领袖”,影响他人的行为,进而干扰募捐活动的运行。

在继2016年的“罗尔诈捐”“知乎女神童谣诈捐”事件后,2018年的“‘爱心妈妈’李利娟利用孤儿敲诈勒索”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一系列募捐诈骗事件的存在,使得公众的信任逐渐瓦解,善意也在不断消解。以致于无论是在线上借助“水滴筹”、“轻松筹”、“无忧筹”等平台发布的网上募捐,还是线下开展活动进行宣传的募捐活动,公众失去信任从而忽略这类活动的传播,导致募捐效果甚微。

(三)募捐号召力度不足,慈善意识较低

“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在宣传形式、宣传内容等方面由于未巧用“诉诸情感”“诉诸理性”等传播技巧,也未能很好地利用“信任理论”,提升公众对慈善募捐的信任。因此募捐传播的传播范围窄化,影响力较差,导致募捐的号召力度不足,捐助者少之又少。公众接触慈善募捐范围较小,加之募捐号召力度不够,未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也就因此削弱了募捐效果。

公众的慈善意识决定着公众是否愿意二次传播加助募捐的传播范围,是否会主动捐赠善款,是否愿意帮助弱势群体,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慈善活动等举措。公众的慈善意识普遍较低,并没有去了解慈善文化,没有形成慈善观念,没有养成慈善意识,没有将慈善融入生活,主要原因是个人慈善观念未能得到提升。主流价值体系未能重视对慈善观念地培育,大量的娱乐信息低俗信息挤压了慈善信息的传播空间,诈捐骗捐等个例被加以放大,导致公众对慈善募捐的不信任,从而公众的慈善意识降低。中国高校教育并未重视慈善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慈善知识的普及,社会公众也未能培养自身的慈善意识,没有形成系统的慈善文化。

三、慈善募捐传播的改进方向

为使中国慈善募捐活动今后能够开展顺利,并取得较好的募捐效果,针对当前慈善募捐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本文给出以下改进方向。

(一)巧用“登门槛效应”,促使公众做出捐赠承诺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在美国的慈善募捐中,募捐公司经常使用的电话募捐中就常运用这一法则。募捐人通常会用询问潜在捐助人心情如何,最近境况的方式开场,促进交流,不至于使得对方反感而拒绝交流。进而再提出是否能够帮助一些需帮扶的对象,尽可能地让潜在捐助者公开做出一个很小的承诺,在承诺原则的趋势下,捐助者会努力捍卫并实现自己的承诺。在这一台阶下,募捐机构可以更容易地让捐助人进行下一步捐赠工作。“登门槛效应”堪称慈善领域的“王牌法则”,在慈善募捐传播中价值独特。

慈善募捐的劝募人员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在向公众宣传募捐的具体内容与详细情况时,可以先让公众表示出对需帮扶对象的关心和同情,进而再让公众做出一个小的承诺。出于承诺原则和责任心,潜在捐助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劝募人员便可进一步地鼓励潜在捐助者再一次的捐赠。在这些承诺中,劝募人员应注意适度原则,不应跨度过大,导致捐助人的不适应,起到相反效果。

(二)善用“理性行为理论”,完善组织管理增强效果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Action,TRA),又译作“理性行动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在2011年对辽宁省居民慈善募捐的态度及行为进行的调查发现,理性行为理论对居民捐赠行为有预测作用,居民对慈善募捐的信任和评价越高,其捐赠态度越积极,捐赠行为越主動,反之亦然。由此可知,公众对慈善募捐的信任机制越完善,募捐效果越好。

提升公众的信任机制,需完善募捐组织管理。慈善募捐的组织管理主要指财务管理以及监督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财务管理部门应将募捐所得善款定期进行财务公示,具体到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并将救助的弱势群体的后期情况一并告知。每一年度应该出示募捐活动的年度财务报表,告知捐赠者支出财务的用途,以及所剩善款的具体数目,尽可能做到财务公开透明。在监督体系层面,应设置独立的募捐监管部门,健全监督机制,以确保募捐信息公开化,活动的透明度,避免善款有被他人挪用、占用之嫌。同时,监管部门也应遵守慈善法规,严格遵守内部章程,明确监督职能,做到相互制衡,同时划分办事人员的职责范围,避免一人多职,发生腐败行为。

(三)借用“公众情境理论”,培育公众慈善理念

“公众情境理论”是由詹姆斯·格鲁尼格于1966年首次提出,1967年修正。格鲁尼格认为,不同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不同公众产生不同的传播行为,组织可根据不同的公众类型及其传播行为实施有针对的公共策略。我国慈善募捐结果之所以不如人意,部分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号召力度弱,公信力低等,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公众慈善意识较低。因此,可借助“公众情境理论”,针对不同的公众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以更有目的更有成效地提升公众慈善意识,让更多的人愿意发自内心地关注慈善募捐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并给予帮助。

针对在校学生,中国高校可以线上举办慈善文化培育讲座,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高校内部采用“征文”的形式,以增强慈善氛围。线下可在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宣传慈善募捐活动,发布慈善文化的相关文章,以期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慈善理念。于工作人士而言,可致力于弘扬帮扶弱者,扶危济困的优秀美德,也可借助一些公益广告或者宣传片的形式,展示弱势群体生活的困境,诉诸感请唤起公众的慈善之心。同时,慈善组织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慈善理念,通过表彰和宣传在慈善募捐活动中作出贡献的人或者组织,使其起到模范带领作用,培育优良的道德风尚。

猜你喜欢

传播改进现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