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2019-09-10张俊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全面发展思维能力

张俊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数学教学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数学教学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和注重的方面做出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数学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能力学生选择完成课堂目标。

数学教学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时难度较大。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得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识探讨,下面是我的一点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肯定不会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课堂目标。这样的作业结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各层次水平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这对增强学生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和加强多样化问题方式的设计与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操作活动,就能把学生的单向思维活动转变为全方位的思维活动;并与学生的口的活动、手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整体活动。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學过程中,真正决定学生发展的主体因素正是学生自己,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教材、环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客体因素。学生动手操作,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言语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他们在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正以活跃的内部言语体验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三、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求同与求异等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的运用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综合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当然,根据具体问题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会提高思维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引导小学生探寻数学问题的突破口,特别是引导学生去熟悉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一点解决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要学会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改变学生惯性思维方式,摆脱习惯思考的方法,注重“一题多解”等数学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之后,还要让学生养成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问题的题型特点,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后反思的方法,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积极,最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2.求同与求异思维方法的运用

求同思维是培养创造型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通过求同,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由于有关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触发的特点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求异。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至始至终对学生进行求同和求异的培养,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3]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第十二章教学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4] 杨兆山.教育学原理简明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全面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