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2019-09-10陈盛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4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陈盛新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进步,新型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不断的被研制和发明,这为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使得城市建筑不得不纵向发展。为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人口压力,建筑物不断向高层方向发展。受设计、施工技术、材料、监督等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裂缝、脱落甚至倒塌事故等,影响着建筑物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严重的可危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出发,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为满足剧增的城市居住需求,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最广大的居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是关键,钻孔灌注桩施工是房屋建筑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新型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很大变化。当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的建筑施工领域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无震无噪音、无挤土效应、承载力强、适应性高以及造价低等优点。不过,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一般是在地下以及水下进行,因此会遇到很多制约因素,例如,断桩、蜂窝以及空洞等现象。因此,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流程分析

1.测定桩位

正式作业前,要做好充分的现场清理准备工作,对现场做好平整清理,这是桩位测定前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在现场准备工作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桩位平面布置图,测量设置水准点和桩基轴线定位点,并做好标志,定出每根桩的位置。施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桩的位置的准确性,防止桩基位置发生偏移及外界因素影响,要设置专门人员对桩位进行检查复核。

2.泥浆的制备工作

泥浆的制备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泥浆主要是用于排土护壁、切土润滑以及冷却钻头。而护壁主要是依据当地土质的具体特征来制备相应的泥浆,如果要在土质以及粉质的土质中进行成孔工作,则可以加入适量清水,但是必须注意将排渣泥浆密度的范围控制在1.1 g/cm3 至1.3 g/cm3 以内,同时要用原土来造浆。

如果是夹砂层较厚的土质中进行成孔工作的话,应当将泥浆密度的范围控制在1.1 g/cm3 至1.3 g/cm3 以内。而在其它的土层中进行成孔时,需要注意泥浆配置时应当采用塑性较高的膨润土和粘土制备。泥浆的密度关系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经常进行泥浆密度的测定工作,同时需要定期对泥浆的含砂率、胶体率以及粘度进行测定,以确保泥浆的含砂率控制在8%以内、胶体率控制在90%以内、粘度范围控制在18 s 至22 s。同时应的按照泥浆的具体质量情况,加入适量增粘剂、分散剂以及增重剂等,以进一步提高泥浆的质量水平。最后,要按照相关环保规定处理好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渣以及泥浆等。

3. 冲击法钻孔

钻孔的工作机理是指利用冲击钻机抬高钻头,靠钻刃自由下落的冲击力将岩层进行削切,进而排出碎渣成孔的方式。冲击钻机主要有两种即钢丝绳式和有钻杆式。前者钻孔直径大,有800mm、1 200mm 几种类型,后者效率低、所钻孔径较小、应用较少。冲孔施工时,若表层为软土,则准备好护壁料,在护筒内加砂砾、粘土、片石。钻头应选择铸钢制造或锻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冲孔的效率。钻刃与钻头焊接,用T18 号钢制造。锤重500kg~3000kg。冲孔时,落距为0.4m~0.6m,开始低锤密击,当开孔深度达到护筒底以下3m~4 m 时,提高落距为1.5m~2m。

4.清孔工作流程分析

清孔时一般采用最多的是射水清孔方法,射水清孔方法一般是在联接孔口接分段后,再将孔内清孔的導管调入,通过抽水机以及空气压缩机共同运转,从而清理干净孔内的残留物。空气压缩机可以在导管里边形成强大的气流,此时将导管内的压力控制为0.6 MPa 至0.7 MPa,然后将清水注入到孔内,搅动和喷翻孔内的泥渣等杂物,并将这些杂物随着高压气流的上涌而喷出。

5. 钢筋笼吊放

清孔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钢筋笼一般都在工地制作,制作时要求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采用焊接且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3 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可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可在钢筋笼上每隔2m 设置一道加强箍。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分析

1.偏孔

成孔过程中出现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偏孔的主要原固是桩架不稳固,导杆不垂直或土层软硬不均。对于冲孔成孔,则可能是由于导向不严格或遇到探头石及基岩倾斜所引起的。处理方法为: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使其平稳垂直:如孔的偏移过大;应填入石子粘土,重新成孔;如有探头石,可用取岩钻将其除去或低锤密击将石击碎;如遇基岩倾斜,可以投入毛石于低处,再开钻或密打。

2.孔壁容易出现坍塌现象

当泥浆的比重不够时,钻头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护壁很容易出现坍塌开裂现象。特别是在流沙和软淤泥等土质比较松散的砂层中进行钻孔时,速度过快会导致孔洞的坍塌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控制好在松散的流沙土以及粉沙土的钻孔速度,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砂砾与石子等进行补平,并且注意采取低速进行施工。

3.钢筋笼出现上浮情况

钻孔灌注桩中出现钢筋笼的上浮现象是施工最普遍的质量问题。这是因为,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的速度太快,从而对钢筋笼产生一个向上的摩擦力,不断推动钢筋笼的上浮运动。而且,灌注桩的桩径越小时,钢筋笼就越容易出现上浮现象。因此,针对这类问题,应当在钢筋上采用钢管进行套压,同时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另外,还需控制好埋管的深度,通常应将深度控制在2 m 到4 m 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冲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同时在施工时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需要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从而确保钻孔灌注桩技术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秀杰.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嘉兴学院学报,2002(3).

[2] 郭晓燕.某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10(08):83-85.

[3] 王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2(09):320-321.

[4] 李晓霞,李赵志.浅谈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应用技术,2011(06):167-169.

[5] 梁海东.旋挖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10)

[6] 杨清.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中国水利.2008(18)

[7] 王月宏.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09(11)

[8] 招伟.钻孔灌注桩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

(作者单位:庐江县第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钻孔灌注桩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