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墙保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综述

2019-09-10陈为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4期
关键词:外保温保温层保温材料

陈为

摘要:本文分析了外墙体保温的分类,并介绍了外墙保温施工要点。

关键词:外墙保温;施工

引言

推广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目前在建筑中应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然而,在不同的保温方法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一、外墙体保温的分类

1. 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就是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然而,外墙内保温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外墙内保温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另外,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内温度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幅度通常不大(约10℃左右),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建筑物内墙和楼板的线性变形和体积变化也不大。但是,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隔热体系的速度快;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高于内保温隔热体系。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在这种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下,不仅使外墙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系的空鼓开裂。内保温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内保温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温所替代。

2. 内外混合保温

内外混合保温,将外墙体分为承重和保温两部分,中间留20mm-50mm空隙,可填无机松散或块状保温材料,也可不填材料设空气层。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然而,混合保温对建筑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的损害。外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

3. 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使建筑达到保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3.1 适用范围广

外保温不仅适用于北方需冬季采暖的建筑,也适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热的空调建筑。即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砌体外墙的保温,也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砼外墙的保温。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3.2 保温效果好

因为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冷、热桥”影响。能充分发挥轻新型质高效保温材料的保温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在使用相同保温材料情况下,需要保温材料的厚度较小,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3.3 保护主体结构

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層,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建筑物外围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部分非结构构件的开裂,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3.4 改善室内环境

外保温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热能的传导损失,增加了室内的热稳定性。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风霜雨雪等对外围墙体的浸湿,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避免了室内的霉斑、结露、透寒等现象。进而创造了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另外因保温材料铺贴于墙体外侧,避免了保温材料中的挥发性有害物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然而,由于外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自然界的各种素影响,仅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由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较薄只有3mm-1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的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主体外墙外侧温度变化速度提高约10-30倍。因此考虑其它环境因素对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等抗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墙外保温的优点

外墙外保温是建设部推广的主要保温形式,因其保温方式最为直接,效果也最好,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一项建筑保温技术。其优点主要是:

1.外保温采用导热系数极低的聚苯板对建筑物进行全围护,保证了保温层的连续性,消除了热桥现象,同时减少了室内外冷热空气的自由交换,提高了围护结构的保温效率。

2.外保温材料设置在外墙不占用室内空间,房屋的有效利用率不受影响。

3.外保温将热稳定性好的保温材料设置在外边,高蓄热值的砌体设在里面,构造层次较为合理,有利于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

4.采用外保温后,自然环境引起的温度变化主要阻隔在保温层内,不但有效改善暑夏寒冬外环境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而且干湿冻溶变化较为平缓,从而使主体结构受到保护,出现裂缝、变形、破损的几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外保温既适用于新建筑的保温节能,又可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利用聚苯板易切割的特性,还能将其切割成各种装饰线条及欧式造型,用以满足室内装饰的需要,增加建筑的美感效果。

三、墙体外保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界面层要求清洁,不同的基层应采用不同的界面剂,有一定的隔潮作用,部分系统需要增加机械固定措施。

2.保温层要求平均传热系数满足设计要求,与基层和防护层能形成一个整体,满足系统耐久性要求。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此外,保温材料的吸湿率要低,而粘结性能要好;为了使所用粘贴剂在其表层的应力尽可能减小,对于保温材料,一方面要用收缩率小的材料,另一方面在控制其尺寸变形时产生的应力要小。

3.防护层要求:粘结性、抗裂性、防水性、透气性防护层的抗裂问题是主要矛盾。实践证明传统的水泥砂浆抹在保温层上,不容易解决抗裂问题,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聚合物和纤维对控制裂缝的产生是有效的,在水泥砂浆中采用多种纤维复合配制的抗裂技术。

4.饰面层要求墙体表面装修层的材料选择也非常重要,首先底层腻子必须有一定的防水、抗裂、柔性变形能力;其次涂料的各层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柔性而且与基层以及相互之间也应有相容性,装修层的材料不仅要求防裂、透气,而且要与保温层协调,最好选择弹性外墙涂料。

5.每一工序施工完后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检验时应按标准执行:所用材料均有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及复检报告;聚苯板与基层墙体应粘结牢固,无松动、虚脱现象,粘贴面积不小于30%;聚苯板间应对缝紧密,缝宽度不得大于2 mm;网格布经纬向搭接尺寸不应小于10 mm;网格布严禁出现纤维松弛不紧、网格布不平、皱褶,纤维不应倾斜、错位,且翻包和增强网格布位置设置正确;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无网格布显露。

结束语

建筑外墙保温是近年来新兴的施工方法,由于内保温、混合保温等方法在设计中的缺陷,建议采用外保温,并按照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选择材料及施工方法,以达到保温、抗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乐杰.浅论外墙保温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 蔡长志.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0,(2).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外保温保温层保温材料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控制
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层结构间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分析
浅谈外墙保温认识中的几种误区
“泡沫瓷砖”1000℃高温不变形
房屋建筑保温材料的探析
长输油气管道防腐保温技术及优化设计
浅谈热力管道的保温层散热损失测试方法
浅析第三阶段节能指标下外墙保温体系
花岗岩涂料饰面的外墙外保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