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想课堂教学

2019-09-10郑芝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4期
关键词:理想目标课堂教学

郑芝位

摘要:作为一名乡村年轻教师,我虽然只有五年的教龄。但是这五年的基层教学让我感触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不易和辛苦,特别是我们这样特岗老师。因为我们肩负着特别的使命:“让孩子们通过知识走出大山”。的却,这里95%孩子也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然而要想孩子能学好知识,最基本的就是得有理想的课堂。如果连理想的课堂教学都不能达到,那么对于学知识,也是只能是纸上谈兵。

关键词:理想课堂;课堂教学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或者是文学艺术方面的,都跟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分不开的。英国l9世纪的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我的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并不太好,按照他父亲的说法,“是一个平庸的孩子”。由于酷爱大自然,对动、植物怀有特殊的兴趣,他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力到野外收集许多风干了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把搜集到的贝壳、化石、动植物制成标本,挂上标签。他的小卧室简直成了一个小型植物馆。童年的爱好为他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好的教学课堂我觉得就是从老师踏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如果一堂课课前孩子们就被吸引了,直到下课老师踏出教室门后孩子们依然还沉浸在品味知识海洋里,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教学课堂。这样的教师也才能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理想的教学课堂就应从课堂导入开始,好的课堂导入有三个基本目的。一是意识排除障碍,从而顺利让孩子进入“学”的状态。如不能排除意识上的障碍,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课间游戏等一些琐事上则不能达到“心在课堂中”。二是情感上的准备,“我要开始学了”,学习开始之前,让学生通过认知冲突等方法处于积思求解状态,以便于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足以支撑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第三是认知准备“可以学”,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提取或复习必要的认知准备,让其感知可以学。除导课之外是融贯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我们要将目标明确后指引着学,通过恰当的行为动词让学生在学习面前明确、明白学习任务,从而让这种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驱动力,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检查反馈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以梯级递进序列式进行学习,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首位相衔、依次递进的“台阶”式的分目标,望而近之,可取,一取再取,就这样以“小步子”梯级递进式逐渐达成本节课堂学习目标。

与此同时,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策略。学习指导上的策略也是极其重要的,在这里简单的列举几种策略。如多种刺激注意学,利用实物、标本、人体、多媒体等媒介,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兴趣,有感知的学,通过感官的触动感受知识,而不仅仅是老师说,学生听的说教式學。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设计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分享的环节,这样在深化认识的过程中,便促进学生情感交流极其社会交往能力。知识方面,实质需要联系意义去教学,善于设计“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认知间的联结。将学法科学策略化,重视学生科学的策略式学习,重视其策略性知识的获得,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学习,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设计课堂练习等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让学生形成性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机制,促进其享受学习的愉悦。另外在动作技能方面需要“习”着学,通过训练学生掌握完整的必要的甚至自动化的学习技能。让其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通过“举三仿一”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即“变式教学”,从而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与此同时要适度迁移用着学,“分化”获得的信息,实施有层次的学习迁移,达到以知识学知识,以知识识知识,扩宽视野,增加知识面,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理念教育去培养全面性高素质人才。早在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可见古人都是注重全面发展的,而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我国是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旨在将青少年铸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塑造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方面的教育,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中贯穿着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时期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决定时期。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也需要延伸。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本,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的却我们不应以学为目的,而是要以想学、乐学、好学、愉快的学和学习如何去学为目的去激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凤凰观小学)

猜你喜欢

理想目标课堂教学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理想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