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式导入法”

2019-09-10温海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5期
关键词:兴趣高中数学

温海玲

【摘要】高中数学的学习相对其他科目来说一般比较枯燥,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本文结合“问题式导入法”,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式导入法;兴趣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途径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是兴趣的有趣阶段。只有当教师培养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稳定而有效的兴趣时,学习成功才有可能。而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两者又互有联系,没有兴趣的激发就谈不上对其的培养;没有对学生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就算激发起其兴趣也是徒劳的。下面就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出一些方法。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适时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教授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接着要求他们按如下顺序运算:①把这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②再把所得数的各数位上的数相加;③把由②所得的数乘以15后再减去88,结果等于____。

经过提问后,全班学生就会发现,虽然他们开始所写的数不尽相同,但最后得出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就在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的时候,教师引导:如果你们学好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自然就会知道答案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所以,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

二、故事开头引发兴趣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讲授一些有关数学发展的历史故事。一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的小故事,往往可以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焰。特别是故事里一些优秀人物的献身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述陈景润为解决“1+1”的问题奋斗了30多年,可以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等等。这些故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励学生立志向数学王国进发。

三、讲授内容要形象直观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形象直观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因为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它;其次就是它是學生所熟知的;最后就是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例如,讲授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时,教师做出以下两张幻灯片。

然后把图1翻转,旋转900后,让学生自己与图2作比较,自然会发现两个图像是完全重合的。此时教师提问:①坐标轴发生了什么变化?(X轴变成了Y轴, Y轴变成了X轴)②那点坐标有什么变化呢?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换了,即P点在图1的坐标(X0,Y0)变成了图2中的(Y0,X0)④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由学生归纳)原函数的自变量为其反函数的函数值,原函数的函数值为其反函数的自变量。

四、利用发现法

所谓发现法即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利用各种媒体来调动其主动性,最终自己来找出结论。这个结论的获得是学生自己探索而来的,由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由此激发了他们对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学“线面垂直的判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叫学生剪出一块三角形的纸片,过定点A翻折该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如下图),并请学生观察: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如何来翻折AD才能够与桌面垂直呢?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当且仅当折痕是边BC上的高,把这样翻折之后的三角纸片竖起就可以站立起,即AD与桌面垂直(如下图)

为什么呢?这堂课的教学就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个数学问题的讨论:由AD⊥BC,翻折之后这一垂直关系是没有变的,即在上图中有AD⊥CD且AD⊥BD。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以下结论:AD与平面α(桌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AD⊥α,这就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外,还可以再引导学生往下思考:能不能退一步,如果折痕AD与桌面上的一条直线垂直,是否就足以保证AD⊥α呢?让学生再动手:把折纸展平试让它竖起来,发现尽管有AD⊥BC,但纸却不能很稳当的竖起来,看来AD至少要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才有AD⊥α。这样,在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就慢慢地由学生自己去“发现”了。

五、联系实际引发兴趣

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兴趣,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借助于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发现各种有趣的想象,并认真进行探索;而有些学生则常常对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例如有些老师提问:如何测量树木的高度?如何测量河面的宽度?在学生思索的心理背景上开始上三角形数学,运用教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联系实际讲授的方法,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一旦阐明了这些问题的原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就会从无到有。

六、进行适当的竞赛

一般认为,适当的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在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个人竞赛比团体竞赛效果好。例如,马莱用3个等组以加法运算为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甲组展开团体竞赛,乙组两两相对,为个人竞赛,丙组不进行任何竞赛。受试者共814人,成绩公开,其结果是个人竞赛组成绩最好,无竞赛组最差,团体竞赛居中。然而竞赛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过多的竞赛,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还会造成紧张气氛,使学生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注意几点:第一,要立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竞赛次数不宜过多。第二,按能力分组。这样彼此之间差距不大,多数学生都有获胜机会,即使失败,也容易追赶。第三,按项目分组。第四,题目难度适中。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发现自身潜力,培养稳定兴趣。第五,要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及时发现一些学生在竞赛中所形成的优越感或自卑感,鼓励自己和自己竞赛。

七、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引伸和发展,有经验的老师重视和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正确引导,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才能。由此可见,参加有意义的课外小组,不仅能够培养和发展兴趣,并且为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现在有些教师或家长对于优生还能够让他们参加课外活动,而那些后进生的这个权力就被剥夺了。这样就使学生原来就微弱的求知小火花被熄灭了。视野得不到开阔,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结果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后进生看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并逐渐启发他们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迁移到课内学习上来。因此,对待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给予科学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教无定法,以上的方法只是一种教学上的建议。教学方法是相当灵活的,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学习如同母语学习一样具有其普遍意义,因而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数学。我们应该运用一切方法让学生把数学学好。如前所述,虽然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如此的重要,但要学好数学单靠兴趣是不够的,兴趣只是影响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现在的教学理论还不是很成熟,教师应当不断去学习,去发现让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数学教育者。

猜你喜欢

兴趣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