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2019-09-10常玉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学习效率小学生

常玉伟

摘要: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学习中处处存在着阅读理解,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本文简单探讨了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更要注重对其发散思维的培养。基于此,笔者从几个角度论述如何通过小学数学阅读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法则的理解。语言是一种沟通、一种载体,数学语言就是数学知识、内容的载体,学生、教师通过数学语言来讨论数学问题,反之,数学知识内容则是数学语言的灵魂,学生对学数学概念、数学法则的理解,体现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实质是学生对于数学能力的提升。第二,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人的思想决定行为,思维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的表达是思维的体现形式之一,而数学语言的表达,需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性、抽象性,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第三,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数学语言枯燥乏味,其实不然,数学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走进数学的世界,充分理解、掌握它,才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数学严谨性的特性对于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性格培养也有着诸多促进作用,以致于对学生未来工作作风、态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3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3.1 加强指导,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

在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阅读,让其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及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数学阅读教学方式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类型采取对应的引导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其对教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阅读方式的引导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粗略阅读,对教学内容大概含义有所了解。其次,具体阅读教学内容,针对性记忆数学内容中涉及的公式、含义等知识点,可以利用不同型号或者颜色的标记笔进行记录,对重要词语加以分析,以深入掌握教学内容含义,了解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概念知识的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含义及性质存在较强的概括性及逻辑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可过于注重语言表面阅读,要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掌握重要词汇及内容。例如,在教学倒数过程中,倒数的含义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认真研读这段话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找出相应的关键词,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同讨论和分析。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后,通过发言表达自身看法。教师要总结学生发言的要点,和学生一同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的想法,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快速掌握和应用阅读方法。

3.2 多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中的求异性

發散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和定向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突破点,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思维的求异性。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特质,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四则运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加与减、乘与除、加与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在面对诸如“16×()=162”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进行解读。一方面,“16×()=162”是一个乘法算式,乘法和除法存在关联性,求解的答案就是“162÷16”的结果。另一方面,乘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累积,题目可以解读为多少个16相加等于162,也就是有多少个16合在一起恰好等于162,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解题,也会列出“162÷16”的算式。这样多角度的阅读,既能使学生有效掌握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求异性。

3.3 鼓励学生语言表达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多方面的,譬如学生担心回答错误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鄙视,或是根本没有语言表达的欲望,长期以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会慢慢降低,对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端正态度,对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保持鼓励的态度,让学生养成敢于表达自身想法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很多学生面对教师,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心理,不敢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因此,对于小学生,教师应尝试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比如小组讨论、微课教学、游戏教学等等教学方式,只要能鼓励学生语言表达、发展思维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探索、尝试,教师只要长期坚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自信心增强,自然乐于进行语言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就需要给学生足够时间,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赶进度、争高分,认为让学生进行表达太浪费时间了,可谓了因小失大,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无形中夺取了学生表达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3.4 科学安排数学阅读,保持阅读热情

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阅读外,教师还要安排课后阅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汇总和总结,分类管理,让知识具备较强的概括性及系统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另外,教师还要明确教学内容含义,通过分配学习任务的方式,结合教学要点进行针对性训练,部分内容可以在课外进行。例如,在完成“年、月、日”的课堂教学后,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等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闰年、什么是平年,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课外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阅读方式和技巧,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教师需要采取对应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制订阅读方案和阅读提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其阅读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葛金花.落实精教活学,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59.

[2] 杨洪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3+5.

[3] 陈新.浅议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21):30+53.

[4] 陈显.运用校园心理游戏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究[J].教育观察,2018,7(18):27-28+3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学习效率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数”山有路“读”为径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