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减负”真的无解吗

2019-09-10纪成涛

教育家 2019年46期
关键词:减负课外作业错题

纪成涛

课外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作业的质疑与追问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虽然持续下发减负文件,甚至以时间为单位规定了作业量,但都收效甚微。作业减负真的无解吗?

什么是作业?《辞海》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古人曾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只不过现在很多学校、教师只是断章取义地理解了“时习之”和“温故”,作业由此成为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背诵和反复的技能训练。不可否认,这对于学习任务的达成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其间没有孩子独立的思考,很容易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布置科学、合理的课外作业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曾指出:“有效的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在笔者看来,课外作业是否有效,是否成为学生的负担,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质”。说到底,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理念上的问题不解决,作业改革永远只能在原地徘徊。

那么,我们应该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呢?

课外作业的形式要新颖生动、贴近生活。只有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美国某学校二年级的一份数学作业为例:作业的题目是“省钱”,教师给了学生每人一张某商场的优惠券,让他们去买一件商品,然后计算出购买商品时用优惠劵节省了多少钱,并且思考“如果有两张或者三张这样的优惠券,你可以节省多少钱”。对于同样的知识点,这一作业的效果要比布置一些生硬的计算题好得多。以此类推,在布置关于“认识米、厘米”等知识点的作业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分别测量一下自己的卧室和爸爸妈妈的卧室,看看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比较一下哪个卧室更大。这样的作业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学生怎能不喜欢?而一旦孩子感兴趣,作业就不再是负担。

课外作业的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曾去一所小学调研,当问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如果你给老师当老师,你最想做什么”时,孩子说“最想给老师布置作业”。罗滨很好奇,接着问:“给老师留什么作业呢?”孩子回答:“让老师抄课文。”“抄多少遍?”罗滨随口问道。“抄50亿遍。”孩子说。一时间,这个故事成了老师们饭后茶余的自嘲笑话。机械的知识重复,一遍遍的抄写,无休止的习题,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大价值呢?课外作业应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让孩子通过作业完成知识的迁移。

一个中国孩子到美国上小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人们运动过后多长时间心跳才能恢复正常?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他自己跑步,记录自己的心率,然后分析数据,在计算机上制作图表并撰写文字,再打印出来贴在纸板上,最后在班里进行演讲。实际上,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学生得出多么完美的结论,而是学生的尝试,以及在过程中所领会的知识的力量和乐趣。这类作业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变演绎推理性学习为问题解决式学习,让学生乐在其中。

我们也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可以把同一种种子平均分成四等份,用4张湿纸巾分别包住,放在夹层包的不同口袋中,并且让学生用水彩笔分别涂上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然后把包放在太阳下。每天检查纸头,以保证它们都是湿的。一个星期以后打开夹层包,让学生回答什么颜色的光最适合种子发芽,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又如:根据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绘制出自己所在楼房或社区的平面图;观察妈妈在厨房里的行为,记录下来,并分析哪些事情与科学知识有关;自己制作溶液吹泡泡,并提出你所感兴趣的问题;向妈妈索要五个月的家庭水费、电费或电话费的支出情况,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等等。

这样一来,课外作业就不再是简单的抄写和计算,而是融进了学生生活的经验,在学科学习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融合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社交、情感、精神或智力的成长,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思考。

课外作业评价要以展示为主。对于指向能力培养、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评价方式要以孩子的作业展示为主。教师在课上可留出20分钟作为课外作业展示时间,让学生以PPT、海报、报告等形式上台展示自己的课外作业成果,同时还要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和质疑。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形成以作业内容为主题的思辨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将作业的效益扩大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人人参与,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互动,而这,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样一来,是不是知识性的作业就不要了呢?也不尽然。针对某些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一部分内容,只不过形式上要进行改进。

我校在作业改革中尝试了“错题完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将在平时训练、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作业本上,并在每一项错误的后面用红笔标注错误的原因,同时规定:每周一、三、五的课外作业就是“错题完善”,如果学生在周日、周二和周四的课上练习完成得好,并且在当天的训练中没有出现错误,那就完全可能没有知识性的课外作业,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作业。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无论训练,还是测试、作业,从审题到书写都异常认真,正确率也随之提高。逐渐地,错题完善作业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资源。每天批改错题完善作业,就是一种备课——在学生的错题完善中,教师寻找着每一个学生错误的原因,在众多的错误中寻找具有共性的错误点,而这些共性的错误就是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盲区,也是教师教学、指导的重点。继而,教师会思考:为什么学生对这项知识点掌握不好?是没有指导到位,还是知识点太难?然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并尝试改进。如今,错题完善作业已经成为老师们备课的重要抓手,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作业减负并非无解之难题。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重新思考和定义课外作业的性质和功能,即便国家再颁布若干文件,也于事无补。

(作者單位: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减负课外作业错题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关心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