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9-10李海英
李海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并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理念之一为:“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因此,物理生活化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问题;生活化活动;生活化作业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是学生产生物理应用意识的理论依据,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目前教师往往忽视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造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逐渐脱节,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并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本文笔者以初中物理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创设生活化问题、开展生活化活动、设计生活化作业”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目前由于教师仍然以灌输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这不仅造成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对学生今后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并以学生熟悉的问题作为导入,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的经验常识与物理知识由矛盾转向统一,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达到领会知识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声音的特性”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相关,首先请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歌喉,随之有2名学生进行演唱,及时对这两位同学进行赞美,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位同学谁的调子高,谁的声音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于是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在学生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再次提出:“我们怎么科学地判断这两位同学调子的高低与声音的大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声音的特性吧”,伴随着学生们高涨的探究欲,随之展开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问题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把抽象的知识生动直观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开展生活化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意识
以教师单一的语言化开展教学,往往很难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还容易造成教学活动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而教学不仅仅是物理结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感悟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些都不是依靠语言可以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生活化活动,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其中,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笔者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及换算,并了解测量中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刻度尺对教室里的实物进行测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活动中,同时,在学生展开测量活动时,笔者进行巡视指导,让学生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物体,最后引导学生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生活化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加强学生应用意识
作业作为教学的延伸,是巩固与复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目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是否学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这造成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的理论中,实践能力却没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设计生活化作业,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渗透出物理原理的问题,当學生再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潜意识地回忆起物理原理,并结合物理知识,从而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笔者在进行“运动的快慢”作业设计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理解的深刻性,以生活化的作业形式将其布置,让学生课下通过智能手段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再以早上出门的时刻为起点,到学校大门的时刻为终点,计算时间差,从而得出学生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通过这一生活化作业,不仅让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越来越成为学科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也同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加强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拉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距离感,还帮助学生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化问题作为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为学生创造生活化活动的空间,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也应设计生活化作业,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12):166-168.
[2]金开华.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