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花钱革命”:从凭票购买到无现金支付
2019-09-10
从买什么都要凭票到外汇券风靡一时,从刷卡消费到手机支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老百姓的钱袋子在7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瘪到鼓,从小到大,再从有到无——随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愈来愈高,支付方式愈来愈多且日益便捷,老百姓的获得感也愈来愈强。
外汇券:风靡一时的『特权货币』
改革开放初期,来华交流访问的外国人、归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不断增多,为了便于他们购物、消费,国务院于1980年4月1日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也就是百姓口中的“外汇券”。
渐渐地,拥有外汇券不再是外国人的专利。一些大陆居民从他们的海外亲戚朋友那里能得到一些外汇券。而一旦拥有外汇券,他们立刻成为同事、邻居和朋友眼红的对象,因为外汇券就是出入友谊商店的特殊通行证,能买到许多进口“高档货”——人头马的洋酒、万宝路香烟、彩电、瑞士手表等。当时有外国专家形容外汇券是“特权货币”,“如果钱能说话,外汇券的声音比人民币大50%”。
1993年12月29日,国家宣布从1994年元旦开始停止发行外汇券,外汇券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此时,大陆居民仍然没有官方渠道去购买美元。
1998年,我国開始逐渐放开个人购汇,国家外管局规定个人因私出境一次可购汇2000美元。2003年9月,这一额度提高到个人因私出境6个月以内为3000美元、6个月以上为5000美元。2005年8月,个人购汇额度再次分别被提升到5000美元和8000美元。直到2006年5月1日,中国实施了年度购汇管理制度,居民每年可购买2万美元等值外汇。这一额度又在2007年2月1日提高到5万美元,并沿用至今。
现在的中国老百姓,钱包里虽然没有了外汇券,但一张双币银行卡就能满足一切兑换外币的需求了。更何况,现在人民币的地位不断提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易甚至可以直接以人民币结算。
票证时代:有钱没票?照样买不到!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
1958年春节开始,国家对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等8种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汉民等每月每人供应猪肉6两,牛羊肉5两;回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1斤4两。6两猪肉两筷子就夹没了,却是一人一月的定量,真是少得可怜。所以那个年代肉食店营业员最吃香,大家都想跟他们搞好关系,以便于在买肉的时候能弄到肥肉,有点儿油水解解馋。
1960年,蔬菜也开始对居民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凡是在北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2两,但品种不限。萝卜、土豆、白菜等任择其一。另外还发放有少量的“葱票”,持票可购买到少许葱、姜、蒜等。
为了分配有限商品,北京还发放过:肥皂票、火柴票、烟筒票、铁炉子票、铁锅票、铝壶票。还有大衣柜票、大木箱子票、木床票、圆桌票、闹钟票、手表票等。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1961年度凭票供应物品达69种。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再加上粮食连年丰收,全国许多地方逐步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
银行卡:改变国人生活34年
如果现在随机打开一个中国人的钱包,你会发现现金不太多,而各种银行卡却不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达到65.18亿张。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4.71张。
难以想象,中国人直到1985年才拥有信用卡——当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中国内地推出“中银卡”。与现在消费者潇洒刷卡买单不同,那时没有联线POS机,持卡人在消费之前,商户需要人工核对“黑名单”,需要用手工压卡机,把卡片的凸印信息复写在签购单上,还需要填写金额、证件号码等,超过限额还要给发卡行打电话索要授权,整个过程比现金消费还麻烦。当时授信额度也较小,银卡300元、金卡800元。
1988年12月26日,上海第一台ATM机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大厅正式亮相,同时宣告上海第一张借记卡“浦江卡”问世。
在此之前,很多人还习惯于在柜台前排着长队存取钱款,习惯于在发工资的那一天去单位财务科领一个信封。“浦江卡”发行后最大的用途便是工资转账业务,一时间,上海市民持卡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前排队提取工资的景象,成为众多上海人对于那个年代的经典记忆。1993年我国启动了“金卡工程”,到2002年3月,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新阶段。
移动支付:中国模式引领全球
改革开放初期,借记卡、信用卡等国外支付方式通过广东等沿海地区传到中国;现在,微信、支付宝等“中国式支付”却正在引领全球消费者的支付潮流——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15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
“不仅仅是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会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00后刘小乐几乎完整地经历了移动支付的社会化浪潮。对她来说,花钱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而不是打开钱包。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环节,如打车、吃饭、逛街、看电影等,都会选择手机支付。
“以前旅游时总担心,现金带少了不方便,带多了又不安全,去年春节去三亚,吃饭、打车、住宾馆,一个手机就搞定了。”60后的王确也早早就欣然接受了无现金生活。
根据人民网报道,在当下中国,使用过移动支付的人数比例高达77%。与此同时,两大“中国式支付”也在海外布局——据介绍,支付宝在国内有6亿多用户,海外有2.8亿支付宝战略合作伙伴。而微信支付跨境业务支持25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接入,支持超过13个币种交易。
当全球的餐饮、超市、便利店、主题乐园、休闲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场景都能用手机搞定时,“中国式支付”让全世界都可以对钱包说拜拜了。
(综合《中国生活记忆》《新民周刊》《时代邮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