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19-09-10管亚娟
管亚娟
摘 要:兴趣作为一种内在情感,是保持行为持续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也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动力机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课堂学习过程中得来的,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构建游戏场景;开展操作活动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兴趣产生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数学知识,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如果没有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只是以教学任务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长此以往,也会将学生仅存的一点兴趣扼杀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运用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方式,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作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构建游戏化的场景、开展操作化的活动”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日常生活,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而只是“教教材”,这样不仅导致了数学学科失去了其自身的应用价值,还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由于小学数学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这一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价值的同时主动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建立表象的认识。
在进行“比一比”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高矮、胖瘦、长短等含义,并学会运用比较的思想解决问题,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展示学校里两棵树的照片,由于学生每天都会从那两棵树身边经过,对此并不陌生,这一场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融入了一个熟悉的场景中,由此,提出问题:“这两棵树哪一棵长得比较高,说出你是如何比较的?”学生对两棵大树的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回答:“两棵树都生长在地面上,我是通过观察得出第一棵树比第二棵树更高”,在此情况下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情境不仅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比较这一方法产生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构建游戏化的场景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化阶段,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刻板印象,兴趣的培养也自然无从谈起,甚至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游戏化的场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认识位”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左右的位置,并能按照方位要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构建一个游戏化的场景,组织学生开展“指鼻子、指眼睛”游戏活动,随后提出:“先将你的小手放到鼻子的位置上,伴随着口令指向具体的位置,鼻子—耳朵—眼睛”,随之提出:“你们表现得真棒,都指对了,难度升级了,你们敢不敢挑战?”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回答:“敢”,再次提出:“准备,鼻子—左眼—右耳—鼻子”,有些学生的小手不知道指向哪里,在这一情况下,引入了“左、右”这两个方位词,因此,游戏化情境不仅能够引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开展操作化的活动
由于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逐渐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内在情感的升华。
在进行“分一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根据实物的特点,能够动手将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学习分类的方法,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把课前准备好的红色、蓝色、绿色这三种不同颜色的小棒分发给学生,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将手边的小棒进行分类”,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动手操作,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并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操作活动中。一段时间后,请每个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操作的过程,学生们都是不约而同地回答:“按照颜色分类,将小棒分为三类”,因此,开展操作化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思考体会知識的形成过程,从而领会数学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驱动行为最活跃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打破抽象与枯燥的数学知识本身,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活动顺利的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并且结合具体内容,构建游戏化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应开展操作化的活动,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许文军.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祖国,2017(4):181-181.
[2]柏艳艳.小学数学兴趣培养及学习方法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8):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