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牵着线条”去散步
2019-09-10赖玮玲
赖玮玲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儿童绘画信心不足,不敢轻易下笔。如何通过平常的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美术的形式自信地表现出来呢?笔者采用循序渐进的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线条去表现其内心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心;线条;想象力
镜头一:在画带有直线或者圆形的物体,总有部分学生借用尺子或者圆形的盖子描着画,无奈表示:“徒手画,我画的线条一点也不直、不圆,歪歪扭扭的,太丑啦!”不知道怎么放手画下去,很是苦恼。
镜头二:老师提问学生准备怎样安排画面,学生回答头头是道,想象力丰富,把画面构思的非常好,到要表现画面时却因担心画不好而迟迟不敢下笔……
这是我们美术课堂比较常见的情景。其实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在他们对世界还朦胧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最原始的涂鸦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快乐,“线条”是涂鸦中最基本的表现语言,是视觉形式中的最直接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它所表现出来的动与静,粗犷与柔美……使人不得不感叹线条世界的神奇与美妙。笔者是如何通过平常的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对此,笔者采用了循序渐进、步步引领的方法,引导他们用线条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一、乱画开始,认识线条的奇妙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儿童绘画信心不足,怕自己画“不像”,不敢轻易下笔。任何一个孩子,当他们潇洒自如地拿起画笔涂抹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最有信心的时候,可见信心在美术活动中是何等的重要。
如何在线条画教学中给予孩子们信心?乱画是儿童画涂鸦的最原始特征,是孩子们与生俱有的能力。当孩子乱画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评价,这最能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给孩子一张白纸,让他随意地画出一些长线、短线、粗线、细线、直线、曲线、乱七八糟的线……“这线真长!这线真流畅!这线会跑步了!这线在唱歌!这线在做体操哩,真优美!……”一声声的嘉许使儿童体验到了线条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虽然这些线条没有实质的意义,却大大增强了儿童的信心!使他们不再担心画错或者画不好。也可以让儿童到黑板前大胆地乱画,再让他们看一看,发挥想象,看看画面上的线条组合像什么?老师根据儿童表述的形象添加各种线条完成,使他们知道,乱画的线条也能添加成一幅好看的风景画、人物画、怪兽画……平时也让学生在本子里多画这样的线条,并与同学互相交流绘画,看能畫出怎样奇怪的画面。这样,孩子在乱画中既增强了信心,又体验了线条的神奇。
二、贴近生活,体验线条的情感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拓展学生的美术活动空间和思维领域,让他们零距离体验每根线条中所包含的情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大自然中的线条为美术作品中线条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我会引导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肉眼,用放大镜的方法观察,寻找各种墙壁、地砖、木材、水管等的线条。并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中各种沙漠、田野、花草树木所形成的线条,再配上优美的语言:“在浩瀚的沙漠上,它留下了一条条弯影线,有粗有细,由疏渐密伸向远方,给人以无限遐想。它给银色的梯田裹上了层层排列的曲线。它们有长有短,时而疏,时而密,时而相互环绕,时而相互伸展。尽显线条的优美与流畅。大自然把线条带进了树林。瞧,挺拔的树枝不正是粗细穿插的直线吗?在清冷的早晨,尽情展现着树枝的刚强与力量。带刺的花球如轮环绕,细细的线条纵横交错,刚中带柔……”让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相互交融中明白,我们就生活在线的王国里,线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无处不在,是表现美术作品中取之不尽的源泉。
线条也可以表达个人的情绪,如粗、细、迟缓、急促等变化,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喜悦、悲伤等。所以,在乱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线条的各种情感,使他们在无意中体会到绘画的快乐。
为了使学生画得更开心,画面更有趣。笔者让学生在画线的过程中,给线条找出“好朋友”。“好朋友”喜欢靠近一些,“陌生人”喜欢离远一些。有的长得高一些瘦一些,有的长得矮一些胖一些。这样无形中画面就显示出线的粗细、疏密对比了。还可以给线条起名字。如,旋转的线条叫“小蜗牛”,轻松的线条叫“流水”,断续的线条是“小老头”……画出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线条的美妙。
三、塑造形体,开拓线条的想象
人们可以用线条去描述所见的物体,小学生因年龄关系,不能准确用线条描绘物体,但可以把绘画对象大概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必须要不断认真观察和形象思维训练慢慢才能达到。这时的观察要比之前的感受更深入些,在塑造物件前,让学生明白:观察得越细致,描述就越细致,塑造就越容易。如,画一个装饰的花瓶。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瓶上的花纹用了一些什么线条?是怎样排列的?大小、疏密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通过描述加深观察的印象,根据观察所得,再把瓶子表现出来。由于每个人的观察感受,记忆能力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瓶子就会有所不同,线条会有弯直细粗。在树木的写生中,这种线条的不同形状,不同风格更容易体现。要学会灵活表现所观察的事物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开拓线条的想象。
四、线条创作,加强线条的整合
学习线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线条这一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活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训练的儿童,自然就有创作的想法。要轻松漫游于神奇、美妙的线条世界已非难事。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把美术与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在教学中可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如,根据故事想象绘画,为文章配插图,为诗歌表现意境;与音乐学科联系:通过音乐高低旋律的启迪表现各种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通过优美的舞蹈引发学生表现动感人物的热情;与自然学科联系:表现各种昆虫,体验昆虫花纹中的各种线条……儿童赋予线条灵魂,使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把所见所闻运用线条表现在画面上,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到构思的故事内容中,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就是这样诞生的。只有在这样多元文化的观念指导下,才能使线条形式更加丰富,加强线条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去体验更多的文化情趣,满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
在这神奇、美妙的线条世界中,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人性意味与知识的综合。生活需要感受和体验,在绘画过程中,也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感受,体验和表现,才能轻松感受线条所带来的神奇与美妙。在美术活动中,让学生在美妙多变的线条里慢慢成长,画出一幅幅充满想象的线条魅力的画面,在画面里轻松地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审美经验,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美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2]周宏.关于线描教学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2(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