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产品设计由事理到情理的转变
2019-09-10吴霜
吴霜
引言
经济水平和科技的不断提升,我们身边的产品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多样化的产品设计围绕在我们身边,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也多种多样。可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不再需要普遍的、一般的所谓“合理”的设计,而是需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合人类各种需求的设计。设计不单单是从生活中的“事理”出发,还要考虑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发现其中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用户的需求和产品。以“事”支撑产品地设计还不够,还要动之以“情”,使产品合情合理,情感化的设计是目前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
1、事理与情理和情感化设计
“事理学”一词是来自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教授的《设计事理学》,他在书中指出,“物”即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物品,泛指实实在在的材料、设备、工具等;而“事”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上述物与人的中介关系。情理一词出自《后汉书·张堪廉范传论》和颜延之《释达性论》等。表示人情与道理,也表一个人的情绪及思虑。
“情理”在造物及设计中体现为“理元”与“情元”一体两分的关系,“理元”代表客观的、理性的、物质的,规律的一端,与自然、宇宙密切相关。“情元”则代表主观的、感性的、精神的、具体的一端,与人密不可分。
设计必须是为人服务的,我们要秉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去设计。而情感化设计是基于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后,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我们只有先了解产品的逻辑,全面理解分析后,才能做出不影响产品功能下的情感化设计。早在2002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产品特质划分为功能性、有用性、易用性和愉悦性四个层面,由低到高,而情感化设计则处于顶端位置。
2、事理到情理的转变
20世纪初起源于欧洲并很快蔓延至北美的工业化进程,是使当时的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工业设计的领域的标准化量产带来了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推进了消费主义的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更和消费者个性和实用性的希望,企业必须从制造实用的功能性产品转为开发更加人性化的感性化產品
在日本感性工学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侧重不同,形成了两种趋向,一种以广岛大学长町三生教授为代表,一种以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为代表。前者可以称作“技术派”,后者可视为“感觉派”。“技术派”是感性工学第一阶段的产物,“感觉派”则是第二阶段即最近几年的主流趋势。日本的设计是公认的人性化设计,在中国街头,自动贩卖饮料十分常见,但自动贩卖新鲜薯条、炒饭的贩卖机只有在日本才能看见。
3、产品设计由事理到情理的转变
未来的设计将是感性化的设计。
过去的产品是设计者站在制造方的立场,通过预测市场商品的流行趋势,落实定位目的和设计意图,从材料、技术、设备、性能、成本和流通经费等方面,考虑实施生产的可能性,由此来策划设计方案,这是生产者利益优先的方式。而利用感性工学技术制造的感性产品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上述各因素,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废弃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性、合理性代替过去狭窄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这是使用者利益优先的方式,也是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
感性化设计是创造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并让使用者与生产者对话的设计方式,为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造个性,让使用者参与设计,将自己的欲求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到生产者,相互沟通,相互了解。
如果过分重视“情”“理”其中一端的发展而忽略另一端,便会打破情理系统的平衡,“情”“理”任何一端的缺失,都会使设计发展走上歧路。虽然精力的高度集中使人们在造物技术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造物之情”的漠视。“情”与“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直接导致了近代设计历史发展过程的曲折迂回。造物技术水平的高低显然不是评判造物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近代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人伦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情”缺失造成的,是技术发展与求善目标相背离的后果。值得欣慰的是,“感性工学”“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优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命题的相继提出正逐渐缓和这一技术之理与人性之情之间产生的巨大矛盾。
4、结语
经过对上述概念及内容的理解,情理区别于情感化设计,我们要深刻认识,从“物”到“事”,从“理”到“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任何设计的源头都应开始于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及习惯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产品满足人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感性心理需求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物质需求,人的需求正向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正真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要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温暖人心。巧妙的设计会给人一种新的体验以及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设计要由事理向情理转变,在原有的一贯的普遍设计融入一定的情感化设计,才是新时代社会的需求所在。
参考文献:
[1] [丹]罗尔夫·詹森著,王茵茵译.梦想社会:为产品赋予情感价值[[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月恩,王震亚,徐楠.感性工程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3]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 [美]RASKIN J.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统设计[M].史元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静.人机界面与用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M].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6] [美]诺曼.未来产品的设计[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 [美]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 [美]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9] 李立新.感性工学——一门新科学的诞生[J].艺术·生活,2006(3):71-73.
[10]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愕,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 [日]泷本孝雄,藤泽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2] 李砚祖.设计新概念——感性工学[J].新美术,2003(4):34-39.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