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变策略

2019-09-10谢余娟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转变策略成因学困生

谢余娟

[摘 要:教育是国家发展昌盛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多方面因素,英语教育难以达到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本研究对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成因的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笔者同时结合实践经历提出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學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变策略]

现今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课堂内容难度的持续提升,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考试成绩不断下降,成为了“学困生”。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中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怎样有效对“学困生”进行转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转变教学模式和手段,如此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增强。

一、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虽然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和推进,但是在当前部分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另外,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上陈旧、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同时因为受经济条件影响,学生们对于新的教育信息接收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态度。另外,中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采用的似乎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排斥,学习状态消极被动,长此以往就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

(二)教师原因

现今,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教师完全主导英语课堂,传授知识时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一些教师有着很强的理论,在课堂上完全是一个人在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比如说在英语公开课上,英语教师第一句话就是“Open your book!”,然后就是“Listen to me!”,课前的导入环节没有,课堂氛围紧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们的感受。通过公开课就能够看出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长此以往学生们势必会厌倦英语课堂,“学困生”数量不断增多。英语课堂上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忽视教学质量,过于关注教学速度,忽视了学生主体。这样“学困生”在学习效率上难以有所转变。

二、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变有效策略

(一)细致观察课堂,及时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

观察课堂就是教师对英语课堂开展过程中,对课堂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和作出对策,同时依据收集的信息对课堂教态进行转变。观察课堂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也是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的前提。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教学状态的观察包括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情绪、学生注意力和态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在对课堂观察时发现“学困生”问题,要对教学方案及时作出调整。

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定语从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操练例题和讲解知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然后会发现学困生对于定语从句很难理解。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计划进行调整,通过猜谜的方法将定语从句引入。比如说:

“Who is the person?

A.He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he gothis first gold medal.”

B.He is a man who won the goldmedal in the 110m hurdles (跨栏)at the 2004 OlympicGames.

C.He tookpart in the 2004 Olympic Games held in Athens,wherehe set a new record.

D.Heis a famous man that many people love.

然后学生们就能够猜出教师提出的谜底就是刘翔。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然后教师再讲定语从句的几个例句提出来,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学困生”也能够慢慢地理解和掌握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学习起点降低

英语学习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持续地复现和积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将学习内容难度的降低能够让“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这样“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能够有大幅转变。英语教师应当对教学效果进行定内容、定时地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学困生问题,然后找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比如说,教师让课堂上的“学困生”,在课余时间对篇幅较小、难度不大的优秀文章进行抄写,然后让“学困生”对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和词进行背诵和练习。教师可以依据“学困生”学习实际,为“学困生”搜集一些文章起头或结束的句子,比如说“I amwriting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ask you forhelp.”;以及“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offer me some help.”等等。英语教师通过为学生们总结各种句式,让“学困生”练习和被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能够在写作中很好地运用句式,英语作文成绩大幅提升。

(三)以优带困,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

教师应当发挥农村中学生群体帮扶优势,积极鼓励展开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时一种有效,并且富有创意性的学习手段。

比如说教师让学生复习英语知识“健康”这一此块过程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在背诵过程中感觉枯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困生”学习兴趣势必会有所提升。教师要引导“学优生”帮扶“学困生”,为他们讲解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小组互动学习中,“学困生”的羞怯感会得到克服,同时运用英语展开交流的机会也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习资源得到优势互补,“学困生”学习欲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瑜,葛菁.“晕轮效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2]薛博文,熊熠辉.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的分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5(04).

[3]操龙升.浅析心理学“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课程,2014(24).

猜你喜欢

转变策略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分析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探究学困生转变的策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