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19-09-10吴亚军

种子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吴亚军

摘   要:藜麦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干旱的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15倍。对藜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高寒山区广大藜麦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藜麦是一种高山作物,属于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一般不低于几十厘米、不高于2 m,根系以主根为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藜麦抗性特别强,尤其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全生育期120~140 d。根据其特性,适宜栽培条件如下:一是气候条件。无霜期要达到100 d以上,种植地海拔2 000~3 500 m,适宜温度15~20 ℃,全年降水量不低于200 mm。总之,藜麦适宜生长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的高原气候下。二是土壤条件。藜麦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偏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

1   藜麦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1   选地和整地

种植地块应选择在坡度较小、有机质含量高、偏酸性、排水通畅、灌溉方便的水浇地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翻耕,有冬灌条件的,一般于11月中旬土壤夜冻昼消时进行冬灌,同时需要注意地块的休耕和轮作问题。

由于藜麦种子较小,必须要精细整地,耕深30 cm左右,打破犁底层。整地要求耕透耙透、表土细碎、上虚下实、土地平整、墒情充足。

1.2   选种和播种

1.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高产、抗倒、耐旱、抗寒、抗盐碱的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如青藜1号。注意选种、留种过程中的问题,经过第1季度种植后,要选择留存植株大、穗多、成熟度高、籽粒饱满的种子进行种植。

1.2.2   种子处理

在大田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去除病粒、瘪粒,晾晒后进行储存,播种前进行晒种、药剂拌种及种子包衣处理,从而提高品种抗病虫害和抗旱能力。

1.3   精量播种和合理密植

1.3.1   适期播种

一般藜麦的播种期应选择在4月底至5月上中旬,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以青藜1号为例,在海拔

2 500~3 500 m的地區进行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2O日—5月20日。

1.3.2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播种方式,播前要对播种机进行调试、检查,做到播孔深浅一致,播量符合计划要求,做到不重播、漏播,播量均匀,每穴3~5粒,播深2~3 cm为宜。同时注意机械行迹端直,步频适中[1]。

1.3.3   合理密植

藜麦属浅根系植物,一般株高在1~1.5 m之间,最高不超过3 m。藜麦过高容易倒伏,过矮则会影响产量。具体根据地力条件确定最佳密度,一般在土壤肥力中下等田块,株行距45 cm×18 cm,即基本苗在12.75万株/hm2,或更高;在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基本苗以不低于11.25万株/hm2为宜,适宜株行距为45 cm×20 cm。

1.4   加强田间管理

1.4.1   前期管理

1.4.1.1   中耕除草

中耕可破除土壤板结、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第一次除草时,如果藜麦苗太小,可以先除草不间苗。待苗长到1O~15 cm,间苗和除草同时进行。

1.4.1.2   浇水追肥

科学施肥,施足底肥,及时追肥。以肥力中等地块为标准,施优质复合肥675~750 kg/hm2,现蕾期3~7 d,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根据苗情施肥不宜过多,可以先将尿素撒入田中,随即进行浇水灌溉,或在降水过后进行撒施,然后进行中耕除草。藜麦长到170~100 cm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渐趋旺盛,需要充足的水肥条件。如果墒情好、苗壮,可以不追肥;对苗弱、黄苗、群体小的藜麦田,要结合浇水、降水追苗肥,可施尿素150~225 kg/hm2,中耕追肥结合除草可一次性进行[2]。

1.4.2   中期管理

中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关键措施是合理控制水肥。对群体适度、生长正常的壮苗田,结合灌水按期追肥;对已经使用过苗期水肥的弱苗田,可推迟使用或不用;对群体较大、有倒伏危险的旺苗田,可推迟到穗子开花灌浆前后进行灌水。追肥要掌握早追和前期重追的原则,按150~225 kg/hm2尿素量一次性进行追施,也可分次追施。一般第一次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60%以上,对灌过孕穗水的旺苗,可推迟到开花后进行灌溉。

1.4.3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一般指灌浆至成熟期,需50~60 d,是决定粒重和籽粒大小的关键时期。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叶、保根、促粒重。此阶段如果出现旱情,要及时浇灌浆水,以满足藜麦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之后不再浇水。

1.5   收获与晾晒

一般待藜麦生长到100 d左右,从外观上看,叶片大面积变红或变黄,大部分叶片脱落,茎秆开始变干,籽粒坚硬无水分,用指甲难以掐破,这时是适合藜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收割一般采用藜麦专用收割机,如果种植规模较小,也可以使用镰刀,收割后放在田间晾晒干,用四分离脱粒机脱粒,脱粒后及时晾晒。没有脱粒机的农户,收割后应及时将藜麦穗运到晾晒场进行风干晾晒,人工碾压脱粒后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2   结语

综上所述,要达到提高藜麦高产的目的,就要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管、收获等方面着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科学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藜麦进行引种及栽培。

参考文献:

[ 1 ] 朱玉红.通渭县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54.

[ 2 ] 魏玉明,黄杰,刘文瑜.藜麦覆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种业,2018(01):26-29.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