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如何在游戏中提升语言素养
2019-09-10李静
李静
【摘 要】学前儿童正处在养成基本语言素养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前儿童在此时期内建立基本的语言交流方式并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所有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有效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游戏的具体思路,旨在通过对游戏教学的分析为家长提供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案。分析中主要包括对游戏教学的研究分析以及基于游戏教学的语言游戏教学活动思路。
【关键词】学前儿童教育;游戏教学;语言素养;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53-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游戏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同时,结合语言游戏教学特点,通过游戏教学法能让学前儿童的学习体验变得更好。所以,家长朋友应当积极研究游戏教学的创设和应用策略,并将其与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应用策略。这是当下有效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
一、游戏教学概念
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引入或创设特定的趣味化游戏,并以此游戏衔接不同的教学环节,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引起学前儿童一定的学习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对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来说,游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1]。
由游戏教学的概念可知,游戏教学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大,不仅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化教学情景,通过以景抒情让学前儿童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情景交融,给予学前儿童更好的学习
体验。
二、学前儿童的语言素养分析
学前儿童的语言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思维能力、集中讨论能力三项。
(一)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学前儿童来说,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指能顺畅流利的与他人进行对话,这项要求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需要家长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帮助学前儿童构建相应的语言体系,如汉语中的主谓宾结构,如何遣词造句等。
(二)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思维能力即理解语言能力,对学前儿童来说能够理解别人说话的表面含义即可,这就要求家长在锻炼其语言思维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能使用双关语、双重否定句等难以理解的句子,最好以简单直接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三)集体讨论能力
学前儿童经过语言学习,最终是要融入集体的,所以增强其集体讨论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家长之间可以密切合作,积极为学前儿童构建集体讨论环境,这样他们才有更多机会增强集体讨论能力[2]。
二、基于游戏教学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的活动思路构建
(一)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为例
1.角色扮演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所以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家长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前儿童通过表演亲身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学前儿童分饰不同角色,彼此有台词互动,不仅充满趣味性,还能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中,家长可引导学前儿童从故事情节中总结小蝌蚪和小蝌蚪妈妈的体貌特征,与家长讨论小蝌蚪和小蝌蚪妈妈为什么在体貌特征上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情景入手了解蝌蚪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体貌特征,可以有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思维能力——以教学《公鸡和宝玉》为例
1.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公鸡和宝玉》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寓言含义设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如家长创设情景“宝玉和麦穗的对话”,让学前儿童尝试想象宝玉在麦穗面前是如何炫耀自己的,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麦穗你会如何回答呢?”以此问题引导学前儿童思考并组织语言,以此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2.注意问题的简单性
因为家长和学前儿童年龄相差非常大,所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的了解并不是非常全面,所以家长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先看一看学前儿童的个人反映,如果问题的难度大部分学前儿童能够接受,那再继续深入,反之则不能继续深入,否则将严重影响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3]。
(三)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体讨论能力——以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为例
1.培养学前儿童的活动兴趣
如家长用一个铃鼓、一段欢快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创设音乐化情境:“小蜗牛家门前有一颗葡萄树,到了春天就发芽,小蜗牛很想吃到小葡萄,每次往上爬就会被嘲笑,但小蜗牛依然努力爬行”,在此情境中,家长可让学前儿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模仿黄鹂鸟和小蜗牛的样子,然后跟随着铃鼓一起打节拍,演唱歌曲,继而提升活动兴趣[4]。
2.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学前儿童通过集体活动,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从而增强自身的集体讨论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因此必须要让学前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实际指导过程中,家长需通力合作,让学前儿童之间多接触,使其拥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音乐情境的作用[5]。
承接上述实例,表演完之后,家长可以引导学前儿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黄鹂鸟的嘲笑,小蜗牛能否最终吃到葡萄呢?”然后让学前儿童集体讨论小蜗牛吃到或是吃不到葡萄的原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的讨论,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体讨论能力。
三、结束语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趣味性和引导性是提升学前儿童语言素养的先决条件,游戏教学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效果。作为家长,需进一步研究游戏教学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从而在重要的学前阶段扮演好孩子的“第一教师”,提升其语言素养。
【參考文献】
[1]郭颂.谈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J].才智,2017(18).
[2]朱亦男.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体现探讨[J].成才之路,2017(25).
[3]张珂.语言游戏与学前儿童音能词能发展关联性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4]姚艺娟.浅谈装扮游戏对学前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意义[J].读写算(家长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
[5]郭夕利.如何提高大班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J].快乐阅读,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