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幼儿价值的活动区游戏

2019-09-10宋蓉曾秋菊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活动区材料游戏

宋蓉 曾秋菊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园以幼儿为本,倡导“把游戏还给孩子”。因此,在我园活动区变革实践探索中,我们“破”除传统观念,切实树“立”幼儿视角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理念,力求把游戏真正还给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一、破观念。强调“自主”+“意义学习”

活动区作为幼儿园自主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其价值意义就在于满足幼儿游戏天性的需要、幼儿自主游戏与学习的需要以及幼儿基本发展的需要。

(一)让幼儿做自己的“真游戏”

幼儿的。传统以功能分区的活动区看似在做幼儿的游戏,实则不然。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和规则制定大都由教师决定,幼儿的主体需要和参与权被忽视。

我们破除传统观念,强调真正属于幼儿的活动区活动,空间划分和材料提供以幼儿的需要为基础。幼儿是区域环境的创设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与整理者,是规则制定的参与者,是区域游戏的自主研发者。幼儿对属于自己的活动区活动有积极参与、表达的权利。

真游戏。传统的活动区活动大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以致给幼儿的规定太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我们尊重幼儿游戏的内在动机和需要,重视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的经验反应和情感体验,强调幼儿自主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律自主活动,从而让幼儿实实在在做属于自己的游戏。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意义学习”

个别化学习。忠于幼儿游戏,强调实珊舌动区活动幼儿自主的意义,并不是放任幼儿自己“玩”,而是需要教师以专业引领和指导幼儿的游戏。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支持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实现个别化学习。

有意义发展。从课程的角度综合考虑活动区活动的专业属性及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我们要重视幼儿游戏的质量,既要强调幼儿在游戏,又要关注他们在进行深度学习。因而,教师在基于幼儿的游戏中要关注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深度学习的时间及状态,以不同的角色和方式支持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充分互动,生发游戏,深入学习,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和能力。

二、立行动,创设“儿童的”活动区

还幼儿真游戏并实现幼儿的个别化学习与发展,这不是嘹亮的“口号”。我们付诸行动,破除旧观念,在不断地厘清观念与实践探究中创设真正属于幼儿的活动区(见下图)。

(一)“摘牌行动”。打破区域界限

“破”了要如何“立”起来呢?在变革践行中,教师和幼儿也一度遇到了“不知所措”的瓶颈。幼儿不知怎么玩,教师不知怎么办,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活动区,教师有大量设定,幼儿知道教师要其玩什么,也习惯了教师给予的规定性。因此在“摘牌行动”探索中,我们破除了太多的规定性,让幼儿逐渐尝试着玩自己所想玩,属于儿童的游戏才真正开始。

1.破除规定性,实现自主游戏

让幼儿成为自己游戏的主人,我们以“摘牌行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审视和剖析传统的活动区。传统活动区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与领域目标及内容相对接,以功能进行分区,如阅读区、科學区、美工区、角色区等,每个活动区按照教师设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活动。而我们着眼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摘除活动区牌,打破已有的功能分区格局,不规定材料的使用方式,不限定幼儿的活动内容,这使得幼儿的游戏具有更强的生成特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游戏。

2.区域零界限,促进互动游戏

活动区之间的隔断犹如牢牢竖起的“城墙”,幼儿一旦选定区域,大多不允许随意换区。因此,我们破除区域间隔,淡化功能界限,形成一个相对开放、整体的游戏场域,使幼儿与环境、材料无障碍互动。各区域只有材料类型的差异,如工具类、自然材料类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材料,拿到任何区域位置进行活动,自主组合各区的材料综合使用,游戏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元,游戏行为也不只是反映单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

(二)“分层行动”。助力多元学习

“摘牌行动”后活动区如何设置与投放材料?我们也一度纠结于摘牌后的材料划分与陈列。从专业指导幼儿游戏的角度思考,还是基于幼儿的视角考虑?为此,我们做了持续深入的思考与研讨,在实践研究中,我们经历了从“我向”到“童向”的思维转变,做到了以幼儿的视角识别材料、规整材料,以专业助力幼儿游戏。

1.材料投放分层

三方准备。材料投放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而要充分发挥幼儿、家长与教师三方的作用。

幼儿与家长——更多的是按材料类型进行搜集,一般分为“无目的搜集”和“有目的准备”两种情况。前者是暂无目的地搜集多种材料,每周不定期地投放于幼儿园大门处专门设置的材料收纳架上,供各班级对接活动需要进行使用。后者是根据每天离园前的3-5分钟活动区讨论内容,有目的准备;舌动区所需材料。

教师——对材料投放要有内隐思考,思考材料的属性、量、度和有效性,是否对幼儿游戏发生作用,要有前瞻性的考虑。或通过材料投放类型和数量有意设难,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专业支持和调动幼儿游戏。

分层投放。我们注重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学习与发展。我们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从材料的层次和类型看,主要有:非结构材料——没有任何玩法限定(自主性活动材料);低结构材料——虽然材料有指定玩法,幼儿可以创造性玩(创造性活动材料);高结构材料——材料有固定的玩法(任务性活动材料)。

依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需要,各类材料的投放比例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固定玩法的高结构材料应占比最小。教师要不断观察和思考材料的有效度,关注同质、异质材料的类型与多少。

2.呈现方式分层

在材料的呈现上,我们思考如何高效支持幼儿游戏,考虑材料使用率和分层呈现的问题,全园统一投放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透明盒子,取代已有的纸箱或篮子,遵循“超市”原则,材料按类别陈列,以便幼儿更好地取放材料、记住材料,更好地支持与调动幼儿游戏。

便于幼儿取放。将传统1.2米以下所谓美化装饰的墙面改造用于陈列幼儿的活动材料,材料不以功能分区来呈现,不规定其游戏方式,而是了解幼儿需要,征询幼儿意见,从幼儿的视角去思考划分。最高标准是有序陈列,便于幼儿关注和取放,其最终目的是幼儿能够拿到材料。

利于幼儿记住。材料按类型分类陈放,易于幼儿记住有哪些材料和分别放置于何处。我们还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制作不同的隐形标志,如小班以实物图片为隐形标志,中班的点数对应标志,大班的二维序列数字标志等,以便于幼儿记住和使用材料。

易于调动游戏。对于当下使用频次高的材料放在下层,便于幼儿举手可取;当下使用频次不高的则以透明收纳盒的形式呈现于活动架高处,让幼儿举目可见,以便随时调动幼儿的游戏需要。

猜你喜欢

活动区材料游戏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可爱的小瓢虫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