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的生长发育特点及逆境因子分析

2019-09-10班超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黑斑病块根徒长

班超

一、生长发育特点

根据甘薯在大田的各个生长时期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3个生长时期。

(一)生长前期

根据河南省的气候条件,春甘薯生长前期需经历50~60 d,夏甘薯约需经历40 d。春甘薯栽后3~4 d开始扎根,栽后8~10 d叶片发绿且心叶开始生长,为缓苗期,栽后30天左右开始生长分枝,根系生长基本完成,发根量占全期根数的70%~80%,这时已形成块根、栽后35~45 d块根开始膨大。夏甘薯栽后1~2 d开始扎根,栽后5~6 d缓苗,20天左右开始生长分枝并形成块根,30天左右块根开始膨大。当茎叶基本盖满全田时,称为封垄期。甘薯封垄期,单株有效薯数基本稳定。春甘薯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少,茎叶生长缓慢,而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到分枝结薯阶段,茎叶生长加速,叶面积逐渐扩大,同化产物增多,积累的养分也随之提高,形成的块根开始膨大。夏甘薯栽后不久即进入高温多雨季节,根、茎、叶的生长及块根形成和膨大速度都比春甘薯快。在保证全苗的前提下,促进根系、茎叶和群体的均衡生长是生长早期的管理关键措施。

(二)生长中期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高峰为生长中期,又称茎叶生长盛期、块茎膨大期。

春甘薯生长中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历时50~100 d;夏甘薯在8月到9月上旬历时40~70 d。

甘薯生长中期是处在高温、多雨、光照不足、温差小、土壤透气性差的条件下,同化产物多分配于地上部,茎叶生长迅速,块根膨大较慢,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但是如能改善环境条件,仍能使块根膨大较快,达到薯蔓并进,协调生长。此期末,茎、叶生长量达最大值。

这个时期是高温多雨季节,日照较少,茎叶生长较快,薯块膨大较慢,以地上生长为中心。控制好茎叶徒长是生长中期的管理关键。

(三)生长后期

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期为生长后期,也称回秧期。春甘薯在8月下旬,夏甘薯在9月上旬以后分别进入生长后期,茎质量、叶质量逐渐减少,同化产物大量向块根转移,块根膨大加快,是以膨大块根为主的时期。10月以后,气温继续下降,块根膨大转慢。

这个时期的生育特点,茎叶质量稍有减少,块根迅速膨大,生长中心由地上转到地下。如果叶色黄化速度过快,表明脱肥早衰,而叶色浓绿则是贪青徒长的表现。预防茎叶早衰是生长后期的管理关键。

上述甘薯3个生长时期无严格界限,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栽植时期及各年气候变化等而有差異。在管理上应根据不同生长中心加以促进或抑制,保证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从而获得高产。

二、逆境因子分析

(一)温度

甘薯喜温,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甘薯在25 ℃最适宜生长,超过35 ℃生长受到抑制,低于15 ℃生长停滞,低于10 ℃植株受到冻害而死亡。

(二)光照

甘薯是喜光短日照植物,茎叶利用光能的时间长,效率高。甘薯生长过程中,光照充足,有利于茎叶生长和块根膨大。日照时间超过12 h,适宜块根膨大,日照时间短于8 h,有利于现蕾开花,不利于块根膨大。

(三)水分

甘薯根系发达,较耐旱。甘薯生长早期、中期、后期田间持水量分别以50%~60%、70%~80%、60%~70%为宜。水分过少,前期易形成梗根,影响薯块形成;水分过多,中期易出现茎叶徒长,后期易影响薯块品质。虽然甘薯生育期需水与河南省降雨分布比较吻合,但仍需要注意水分调控。

(四)养分

甘薯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较多的氮、磷、钾,尤其是需要较多的钾。钾肥可以延长叶龄期,加速块根的膨大,提高含糖量。

(五)黑斑病

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和商品性。甘薯发生黑斑病以后,病部干硬,表层形成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

三、收获时间及技术要点

(一)收获时间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条件适宜,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收获早晚会影响到薯块出干率及淀粉含量。科学确定甘薯收获期依据:一是轮作茬口。甘薯与小麦等越冬作物轮作地区,要兼顾上下茬的茬口安排。二是当时气温。当日平均气温降至15 ℃时开始收获,温度降至12 ℃时收获完成。三是甘薯用途。种薯和储藏用薯收获要掌握在霜前必须完成,晒干或加工淀粉的可稍稍推迟几天,但以不受冻为宜。

(二)收获技术要点

收获分人工收刨和机械收获两种。无论哪种收获方法,都要严格掌握收获技术来提高收获质量,一是尽量减少漏收,二是尽量防止损伤。对种薯或储藏用薯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收获,中午在地里晾晒,经过精选后当天下午运回储藏。另外,在收刨运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四轻”(轻收、轻拿、轻运、轻放),尽量不损伤薯皮。

猜你喜欢

黑斑病块根徒长
徒长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不同多效唑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杉木种子园下套种三叶青的块根产量分析
桂北山区红阳猕猴桃花腐病和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多黏类芽孢杆菌HT16对梨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枯草芽孢杆菌对板栗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如何防止洋葱秧苗徒长
金荞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