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球训练方法在中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的转化运用

2019-09-10王勇

校园足球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接球足球运动训练方法

王勇

校园足球教学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我国校园足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并重发展的目标至关重要。足球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水平。然而,目前校园足球专项师资培训的内容多以足球训练方法为主,缺乏在中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的指导。对于部分非足球专项出身的体育教师而言,这些足球训练方法看似“高大上”,但是却难以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如何做好足球训练方法在中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的转化运用,提高师资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于推动足球课堂的普及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一、足球训练与中小学足球课堂的区别与联系

(一)足球训练与中小学足球课堂的区别

在目的任务方面,学校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是以参加比赛和向上级输送足球后备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特征给予相应的专项技能训练,帮助更多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获得更高一级的发展机会。而开展足球课堂教学则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基本技能、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为更多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涌现奠定基础。

在授课对象方面,参加课余足球训练的学生通常经过了一定的选拔,具备一定的足球基础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较高。而参加足球课堂教学的则是普通学生,大部分学生足球技能水平一般,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也参差不齐。

在内容安排方面,课余足球训练的内容多是以提升运动水平和比赛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技战术训练,内容相对复杂、练习强度较大,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足球课堂教学多是关注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和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的练习,内容相对简单、练习强度适中,学生以体验为主,对技能掌握的要求相对较低。

在组织方法方面,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时,通常学生少、场地大、时间长、器材充足,因此,在场地分配、练习分组、器材布置、安全保障等训练组织方法上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少。而开展足球课堂教学时,往往由于学生多、场地小、时间短、器材紧张,在教学组织方法上受到的限制也相对较多。

(二)足球训练与中小学足球课堂的联系

足球训练方法适用于场地大、器材充足且学生具有一定足球基础的情况。虽然部分训练方法并不适宜直接运用于足球课堂教学,但是足球教学中所遵循的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完成技战术的正确方法和足球训练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使足球教师在进行足球课堂教学时,可以在借鉴足球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出发,对其进行一定的转化运用,使之成为能够在课堂上实施的组织练习形式和方法。

如,在进行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按照足球训练的方法,传接球的距离多数是在10m以上,并且脚与球接触的部位、方向、角度、力度和旋转等都会根据任务场景及战术需要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但是,足球教学不等同于专项训练,而是以引导学生入门、掌握基本技能、参与运动为主要目的,因此,对学生技能学习的难度和掌握精度要求不能过高,要以掌握足球基本的技能为主要目的。要解决这个教学难题,就要求足球教师在掌握一些基础的传接球技术之外,还要考虑教学实施环节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练习场地相对较小,因此,一般不适合进行远距离传接球技术练习,应将练习距离控制在10m以内。

2.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初期应选择全班学生平均水平的练习难度进行教学。在后续课程中,应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补基础或长能力的专项练习。

3.由于教学区域学生密度大,因此,要防止学生在练习时相互干扰,尤其要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在进行传接球和射门技术练习时,应尽量让学生有组织地朝向同一个方向进行练习。

4.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要充分利用基本练习时间,把传接球技术组合起来并设计带有战术意图的练习方法,以达到技战术与身体运动负荷相结合的练习效果。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足球教师本身的专项技能水平是开展教学的基础,足球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设计与组织也至关重要。因此,一名合格的足球教師不仅要知道正确的足球技术应该如何做,还要掌握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应该如何开展教学。

二、足球训练方法的运用

(一)足球训练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不同于更多关注学生技能发展的课余足球训练,足球课堂教学除了要关注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发展之外,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这就需要足球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更加富有教育意义,通过积极的鼓励、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自尊自信等优秀品质。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吸引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足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足球游戏与比赛,使原本相对枯燥的技能和体能训练充满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适当简化原则。由于足球课堂教学面对的学生通常足球基础一般,因此,所学技术不宜太难,练习形式不宜过于复杂。这就需要足球教师对足球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简化,抓住技术核心要素,让学生能够尽快展开练习,同时避免在讲解技术和练习要求上浪费太多时间。

安全第一原则。由于初学足球运动的学生对球和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弱,安全防范意识也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通过口头强调的形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通过合理的场地设计、规则设计、教学规范设计以及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二)足球训练方法的转化实践

由于足球训练在参与人数、训练时间、目的任务、场地条件、器材装备使用等方面均与足球课堂教学有较大区别,一些针对足球训练设计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等不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因此,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借鉴其训练方式,再加以改变,使其适用于足球课堂教学的需要。

1.足球游戏

足球游戏不论是在训练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练习形式。如,足球“摘尾巴”游戏,在训练时通常一支运动队约22名队员,只要准备好11条“尾巴”(一般会用标志服替代)别在队员腰部,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练习的准备与人员替换。

但如果把此游戏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就难以快速实施,因为在课堂教学中,人数通常较多,有时甚至达到45~50人,为了一个3min左右的游戏在准备环节上消耗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可取。因此,足球教师可以把“摘尾巴”游戏变成“手拍后背”游戏,或采用有球或无球相互追逐的方式,把“尾巴”去掉,不但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还能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2.控球技术

控球和运球是2种技术,但运用时又是密不可分、相互衔接的,控中有运,运中有控,这是规律之一。

在进行控球技术训练中,当教练员进行示范和讲解时,队员面向教练员站位即可。但开始练习后,队员的站位可以不固定,目的是在看清教练员示范动作的前提下,学习体会技术动作的衔接和用法,同时便于队员自由思考和独立练习。如,在体会和运用“假动作”并控球的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增加1名消极防守队员(或干扰队员)配合练习队员进行练习,形成1v1的练习形式,以便练习队员体会如何运用“假动作”并控球。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并且练习场地有限,为便于维持教学秩序就不适宜让学生自由分散站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足球教师让学生采用常见的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站立,然后将学生固定在原地进行练习。这种练习看似组织有序、队形保持不乱,实则违背了足球技术形成的规律,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失去练习足球的兴趣。为了既能达到教学效果,又能组织和掌控教学过程,此时,足球教师可将全班分成4个练习小组,采用“田”字格站位(用9个标志盘划分出练习区域),每组在各自区域内进行练习(图1)。同一区域内学生只要保持适当练习间距即可,但不限制学生在各自区域内的活动方向,位置也可以不固定。当学习运用控运球技术时,学生在各自的区域内变成2人1组进行“一抢一控”练习,体会实战中控运球技术(包括“假动作”)的运用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更换练习区域。如,1v1优胜者可进入下一个区域内与其他学生进行练习、交流和互动,在提高学生的控运球技术、技巧的同时,让学生增加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

3.传接球技术

传接球技术的课堂教学和训练在初级阶段的组织练习形式相近,只是在练习人数、空间、时间及任务上有一定区别。然而,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与训练因性质不同所采用的组织方法就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足球训练中,传接球技术主要体现在与跑位、射门等综合技战术练习和对抗技术的运用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和方法多以3人以上的长、短传接球技术和交叉、背套、切入、反切等不同角度和方向变化的跑位进行,完成这种形式的练习需要每个队员都要有技战术基础的支持。

在教學过程中,采用的组织练习形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灵活选择和变换,充分考虑哪些练习方式适合有组织、有方向的小组和集体,哪些练习方式适合近距离、移动中传切跑位,哪些练习方式适合学习传接球组合技术,哪些练习方式适合进行由点到点的传切跑位及运控射门配合,哪些练习方式适合3~5人进行分组或团队对抗,哪些练习方式适合通过小场地比赛来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笔者列举了4种适宜传接球技术教学组织的队形,如图2所示:

另外,在进行传接球教学时还应注意,针对不同学龄段和不同足球基础的学生,应从跑动中逐步过渡到传接、控运、跑位、交叉等2人到3人再到多人的配合。练习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增减练习人数、足球数量、练习区域和练习距离等。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方法应灵活变化。

(三)安全防范的运用实践

在进行专业足球训练时,教练员可根据训练目标的需要,在2个紧邻的比赛场地上进行训练的队员可共用1个球门或通过射向1个球门或多个球门,来提高队员的射门技术和进行快速攻防转换练习,且队员在练习的空间、时间、技术等方面可灵活多变、不受限制。

对于部分非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和没有足球运动基础的学生而言,由于对足球运动规律和安全知识认知不足,如果不加以专门防范,就会增加意外伤害风险。为避免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应从教学管理与练习指导两方面入手,共同提升足球教学的安全性。

在教学管理上,足球课堂教学所设计的练习内容与组织方式都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并在此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如,设计小场地比赛时,在2个紧邻的比赛场地进行练习的学生不能共用1个球门,也不能将2个球门设置在相近的位置上,以免误伤。近视的学生在参加比赛时必须佩戴隐形眼镜。并通过规定射门距离等方法,限制大力射门等。

在练习指导上,足球教师应加强指导与练习,从而避免在对抗练习和比赛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这可借鉴足球训练中的练习方法,如,采用2人1组的练习形式,进行从无球到有球练习(部分练习要放置体操垫),在双方争抢球权,且身体要发生接触时,学生应提前调整身体的姿势和方向,合理利用规则和技术。在双方身体接触时,肌肉要绷紧。当一方身体失去重心倒地时,进行保护动作等。

三、结语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足球教学,中小学足球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足球训练与课堂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训练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转化运用,使所学知识技能活学活用,切实提升足球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传接球足球运动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与实战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快乐足球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幼儿园引入足球运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