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实现研究

2019-09-10肖晓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辅导员新媒体

肖晓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给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既带来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高校辅导员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方法,破除与学生的沟通障碍问题,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学生;有效沟通

一、传统教育环境下师生沟通的特点

(一)沟通交流场所固定

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地点一般是办公室、教室、宿舍,双方只有同时在一个场所才能开展沟通活动。

(二)沟通交流时间有限

沟通交流主要发生在正常教学活动期间,节假日则无法实现。同时因辅导员所带学生较多,且有大量事务性工作需要按时完成,因此沟通时间较为有限。

(三)沟通交流地位不平等

师生沟通的关系一般是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有些老师表现为居高临下,一直以自身为主体,让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新媒体对师生沟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媒体对师生沟通带来的挑战

1.沟通方式不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即“人一机一人”的交流方式,面对面交流较少,即“人一人”的交流已不再是首选,而有些教师更习惯于后一种沟通方式。

2.表达方式不同。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喜欢采用简洁、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如网络新词、字母首拼、表情包等。高校教师的表达方式会略有不同,如不及时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很难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3.接受新事物的状态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不同。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和00后,他们在网络和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极强,对网络等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对网络软件和平台的学习多为主动性的。而高校教师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对新媒体等事物更多是被动接受,甚至有些年纪较大的老师对网络事物表现的状态是不愿学、学不会。

(二)新媒體对师生沟通带来的机遇

1.即时性。不再受传统沟通交流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通过新媒体就能马上实现沟通交流。

2.记录性。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之间沟通的准确时间、具体内容在交流平台上都有清楚的记录。

3.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沟通交流的双方多为平等的交流关系,双方都是主体,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下,双方沟通的互动性更易实现。

4.多样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更新,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样化,如微信、微博、QQ、抖音等。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强化新媒体意识并主动学习

传统的沟通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师生交流的需要,高校教师不仅要对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有充分认识,更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新媒体意识,主动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和软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状况。熟悉和掌握网络新词、网络热点,理解学生所说,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正确引导新媒体使用并加强监管

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在网络上交流的人较为复杂,发表的言论较为自由,社会规范性不强,部分人和媒体利用这些特点进行非法活动。因关于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容易沉溺网络、误人歧途。高校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网络和新媒体等平台和技术,同时要经常性浏览和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对网络语言使用不当和思想苗头不对的学生,及时进行引导,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突发网络事件处理能力。

(三)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沟通并与传统沟通有机结合

高效和便捷是新媒体的优势,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帮助高校教师高效完成工作,如视频会议、网上投票、匿名发表意见等。但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流无法及时观察到学生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变化,在重要事情的处理上,还需面对面交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应灵活运用,通过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辅导员新媒体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